——哪种土壤渗水性更好?
周末过后,孩子们蹦蹦跳的又来到了我们小三班的种植区,开始准备给植物们浇水。“啊!怎么回事啊?为什么水很快就没了?我记得我浇了很多的水啊?”“为什么我刚倒进去水就消失了?”“是被植物吃了吗?”孩子们找来了各种工具开始一趟趟的给植物们浇水,有拿小碗的、有拿洒水壶的、有拿水桶的,大家争先恐后的打水、浇地......
峻程:“水都跑到哪里去了?”
宝来:“都被植物喝的饱饱的了”
青林:“你们看这边有一个小水坑,可是水慢慢的也消失不见了。”
回教室的路上孩子们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我跟他们说:“我们前期是不是翻土了?这样水会迅速的流下去直到植物的根部。”峻程又问道:“老师,那是所有的土浇上水都很快的消失不见吗?”“不是的,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看一看。”“小实验?是和上次的分层实验差不多的吗......”
首先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挖来了三种土,分别是砂土、壤土、黏土。壤土是最后在教室里一盆花里找到的。
实验名称:土壤的渗水性试验
实验材料:塑料瓶3个、砂土、壤土、黏土、塑料勺子1把、杯子、记录单、记录笔等。
实验过程:
首先我和孩子们一块找来了三个大小一样且透明的矿泉水瓶,经过改造矿泉水瓶变成了两个部分,上边的反过来刚好可以当做一个漏斗,紧接着我们在每一个瓶口开了一个小洞口。我们将提前找好的三种土壤分别放在“漏斗”种,宝来用透明杯子打来了清水,刚要准备倒进去的时候,到晚第一个发现瓶子里的水不能显然已经不够倒入第二个瓶子中了。童童急忙喊停:“不对不对,这样三个杯子中倒入的水就不一样多了。”那怎么办呢?孩子们陷入了一个困难当中。我并没有及时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而是默默地观察看看这个几个小机灵鬼会想到什么好的方法。青林提议:“可以换个大点的水杯啊。”这也是个方法,但是俊成说:“这样每个瓶子里导入的水还是不一样多啊。”峻程提出:“我们用三个杯子好不好,接一样的水,是不是就一样了。”孩子们紧皱的眉头立刻松开了一个个欢呼雀跃表示赞同峻程的想法。可是不能接慢慢的一杯水,如何让他们变得一样多,宝来立刻想出了点子用水里的记号笔给每个杯子大约画出了杠。“每个把水接到这个位置就可以啦”宝来说道。
分别倒进了三个容器中,我们开始观察。
“哇!”随着一声尖叫,峻程高声音的呼喊:“开始滴水啦。”
“老师,你快看,开始流水拉这个。”童童也开心的拍起了小手。
“这个瓶子里的水还没有滴呢?”宝来开始有点担心是哪里有问题。
观察片刻,峻程喊道:“老师,你快看这个瓶子里的水流的好快,好像要满了。”“那这是什么土呢?还记得吗。”我问道。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砂土。”宝来:“老师老师,你快看,这个瓶子里的水滴的水是最慢的。”孩子们慢慢的发现发现:装沙土的漏斗中的水都渗透下去,壤土中的水十七次,但装粘土的漏斗水只下去一小部分。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认真的用笔记录着。
“老师,为什么黏土滴的这么慢呢?”峻程指着最后一个瓶子问道。其他的小朋友也表示有相同的疑问。
于是带着疑问,我们一起开始展开了调查,从视频中孩子们了解到砂土之间的颗粒大,土壤之前的缝隙大;而黏土的颗粒摸上去非常的细腻,遇水后边的十分粘稠,透水性也就会比较大。
实验结论:
从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观察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土。
教师思考:
幼儿通过寻找认识三种不同的土壤,然后采取渗水性试验,三种土壤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引起孩子们极大地探索兴趣。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的丰富了游戏经验,过程中小班孩子虽然对于“变量”一次并不了解,但是掌握了有效的取水、倒水的方法也是孩子们经验的一种提升。正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的充分互动,开动脑筋,放开手脚,大胆行动,自主学习,同时获得发展和提升。而幼儿对水流的速度产生了疑问的时候,我并没有及时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通过调查,观看视频的方式自己从中得出答案,这样的帮助比直接帮助更有效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