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的
第一,描写童年的书籍,很少看过,侄女的书,有时间,闲得无聊也需要消磨时间,于是看看。
第二,已经很久没读实体书了,就像肚子饿了想吃东西。
阅读状况
星期六读完一半,星期天读完。
随便记录下。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音 ,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
林海音一生创作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包括《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等。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于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城南旧事》简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该作品于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吴贻弓执导。
小虚阅读的《城南旧事》,是译林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读后感
《城南旧事》的城是北平,旧事是故事主人公英子童年的故事。
《城南旧事》的故事大致以时间为线索,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们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故事组成,前面三个故事独立性更强,可以看作是童年的三个中短篇小说故事,第四篇和第五篇的核心人物却是贯穿全书的,第四篇故事驴打滚儿里的保姆宋妈,在英子家是个重要角色,也占据英子童年的许多记忆,而关于父亲,那更是童年甚至是人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完全可以占据整篇小说的人物。
在代序里,作者附有两篇小稿,《忆儿时》和《我父》,《忆儿时》引发作者为回忆童年,使之永恒,以童年为背景写些故事的想法;《我父》是作者认为人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其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而附录的,所以,关于父亲在《城南旧事》里的描写肯定是重要的部分。
根据作者在代序里提到的,父亲喜欢搬家,住过椿树胡同、帘子胡同、虎坊桥、梁家园等,《惠安馆传奇》大概是作者儿时住在椿树胡同发生的故事。惠安馆传奇讲的主要是英子认识的一大一小的故事,大的叫秀贞,被大家称为疯子,其实是因为曾经跟一个大学生相爱有过一个小孩被送走了产生的思念而有点异常;小的叫妞儿,是她父母捡来的小女儿,经常受父亲的责骂体罚。一大一小,原本并无关联,因为英子而最后发生故事,读者可以发挥想象,至于最后秀贞带妞儿去找父亲,大概是失败的。英子家因此也搬家。
《我们看海去》是英子家搬到新帘子胡同后发生的故事,此时英子读小学了。这篇故事里,英子认识的朋友是一个陌生男人,最后被抓,是一个小偷,至于好人坏人,却不好说,在童年英子的眼里,天是蓝的还是蓝的,天和还有什么区别也没见识过呢。
《兰姨娘》讲的是住进家里的一个女人,另外还有一个住进家里的一个男人的故事,最后男人带着那个女人远走了,至少,对于英子的母亲,对于英子一家,都是好的。
《驴打滚儿》讲的则主要是保姆宋妈的故事,亲人般的宋妈,几年没回家,儿死女被送人,人生其实也很残酷。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则讲到小学毕业,父亲却因病离去,大概,作为最大的孩子,已经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了。
从书中可以看到,英子小时候家境应该还不错,至少也有保姆,也被称作过大小姐,但要说到有很好,也未必,毕竟母亲挺着大肚子还要在厨房劳作。只是,到父亲去世,英子小学毕业,大概也是英子童年不再的时候。
正如网上关于小说的介绍说的,小说透过童年英子的双眼,描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看到周遭的幸与不幸,从小孩的角度出发,故事的哀愁悲戚被孩童的视角美好的淡化和回避,童真的口吻使得情感流露更纯粹更强烈。
童年记忆在一本书里得到诠释,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