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接到杨老师助教打的电话时,确实很忐忑。元旦期间三天假,将有两天一晚的家庭共修安排,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今晚一起床,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又犹豫了一小会,离开温暖的被窝,去到看起来就超级冷的冰天雪地里,又是一次挑战。
倒是女儿,跟她提及今天的课程安排,她学《弟子规》我学《论语》,她很兴奋,估计一半也是因为可以到雪地里去尽情的“踏雪”咯!
九点整,我俩踩着点进入教室。把孩子交给助教老师,我就进入家长课堂了。熟悉的杨礼老师,不熟悉的学员朋友。大家风雨无阻,排除万难走到一起来了。
杨礼老师的课程内容,总是很接地气,加上他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尤其受学员朋友的欢迎。我认识杨礼老师是在书香文萃举办的一次家庭教育读书活动上,后来又听说杨礼老师在女儿学校的家长课堂授课,便追随了过来。如今也算是杨礼老师的忠实粉丝了。
为什么杨礼老师的课程会吸引我?首先,我觉得是杨礼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先生,能把自己的家庭,家族经营得特别和谐。能把自己的小家庭建设得很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带动家族一起践行传统文化,弘扬家风,更是难能可贵。
让我羡慕不已的是,在杨礼老师身上看不到身为父亲的“中国式”的焦虑,总能在举手投足之间,四两拨千斤,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让我真正感受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当孩子排队,总是被插队时,他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取而代之,“帮”孩子打点好一切。更不是与其他做得不对的父母发生争执。那种等的心态更是值得我学习——大不了就是晚一点买到东西,做好了孩子一直排队到中午的打算。如果我能在要求孩子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也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家里鸡飞狗跳的时候估计会少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慢不下来”,去要一个大部分人都在等的结果,而我们也早已忘了是如何出发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向外看,去找外界的原因,而看不到内心那个还没有成长的自己。
都说父母是一场修行,我总是觉得,假如有那么一个评判标准,来给每个父母打个分的话,那么我一定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不够坚强,比较懒,语言犀利等,那么,我一定在这些方面给孩子们做了不好的榜样,或许还伤害到了他们。那么,该如何来克服呢?内心里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一定是不完美的。
当我看到来自邵阳的那对夫妻抱头痛哭的时候,我也流泪了。把生活过成这样,也挺悲哀的。但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我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担忧,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当家庭里孩子不听话,完全跟家长对着干的时候,那样的心情,说感同身受怕是太轻巧了。
作为孩子还不太大的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如何避开误区?如何做好自我修行?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也想从杨礼老师课堂上找到答案。
明天还有一天的课程,我希望我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