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没有糟糕的父母,只有缺少成为智慧父母方法的父母。
智慧型父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爱、信任和鼓励。下面是智慧型父母的特质。
给与、情感连接、看见、鼓励、接纳、觉察、赞赏、自律、信任、耐心。
给与孩子陪伴,给与孩子各种情感的体验,孩子才能拥有情感丰富、情绪平稳。自小感受不到某一种情感的孩子,长大后会缺少这种情感功能。
一个自私的孩子可能自小缺少父母的嘘寒问暖,孤僻的孩子自小饱受打击。
情感连接,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只有能和孩子正常对话,才能给孩子施以教育。
看见,看清自己和孩子的特质,看清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适合孩子的接受方式。如果孩子抵触父母的教育方式,再多的教育都起不了作用。最常见的是唠叨式教导,孩子讨厌唠叨,也就讨厌父母唠叨出来的内容,哪怕内容万分正确。
鼓励,孩子是脆弱的,容易被挫败的灰心丧气。孩子需要鼓励,就像花儿离不开水和阳光,越鼓励越上进。特别是喜欢用挖苦讽刺来鞭策孩子的父母,一定用学会使用鼓励。挖苦讽刺属于负面教育方式,鼓励是正面教育方式。
接纳,接纳孩子一切特质是客观认清孩子的前提,接纳自己的有心无力才能继续努力学习养育孩子的方法。每个父母每个孩子都不是全能,每个人都有做不到的地方,哪怕在别人看来非常简单,这是现实。就像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某个错误后,才能打心底里做出改正。如果拒绝接纳,假装出来的改正是不能改掉错误的,就会在同一个地方再三跌倒。
觉察,关注而不轻易干涉孩子。这是一种警觉,是一种关注自己和孩子成长的敏感,要时常能够发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可能父母们具备这种直觉,但缺少及时处理的意识。就像我们都知道要好好教育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好好教育一样。天天能碰到的问题如果不进入意识形态,往往会熟悉的忘记。
赞赏,赞赏和鼓励一样能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重视。
自律,自律的孩子必然有一个自律的父母,想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父母首先做到自律,因为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因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小朋友们的第一个理想很多都是长大后成为老师。一个拿着手机不放的孩子,必然有一个不放手机的父母。
信任,信任孩子是对孩子成长的尊重,信任能让孩子感受到责任感和自我价值,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其实孩子们处理他们那个年龄段的问题的能力超过大人的主观认为,他们需要锻炼的机会。
抓住底线放开手。
耐心,养育孩子需要耐心,需要无限的耐心,别无他法。孩子的认知能力是一年一年成长的,今年不会的明年不教也能会,教超过孩子认知能力的内容,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养孩子就像树苗长成大树的过程一样,需要园丁常常浇水、年年施肥、不断修剪,切不可揠苗助长。
没有糟糕的父母,只有没人教的父母,只能自己教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