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闲来无事刷着抖音,看到一女子说回家看到哥嫂对母亲态度不好,一气之下带走老人,并说以后她来养母亲。
底下评论区的留言很多,大多是认为该女子不对,没有感恩哥哥嫂嫂之前的辛苦付出。没有长时间陪伴老人,是不会理解和老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烦恼的。
当然,凡事不能绝对评判对与错,像最近比较火的唐山怡然养老院刘华院长对待老人的态度,以及94岁母亲和73岁儿子的视频,让人看着笑着并感动着,若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在那样的环境下老去,该是何等幸运。
自三十年前与另一半结婚至今,基本都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日久天长矛盾难免,婆婆属于控制欲较强的人,凡事都要求玉儿按她的要求来做,原本很有主见的玉儿为了彼此间的和睦,性子越来越随和,懂得了唯有顺从才能使家庭生活风平浪静。
当然,婆婆是把玉儿当家里人看待的,有个头疼脑热,婆婆总是最关心玉儿的那一个人,常常是熬好鸡汤端到玉儿的病床前。年轻时,玉儿觉得与婆婆相比,公公话不多,对玉儿的孝顺也总是赞赏有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80岁的公公可能由于轻微的脑萎缩导致记忆力下降了。玉儿的妹夫送老爷子两个核桃,想让老爷子平常无事盘着玩,活动活动指关节,提高记忆力。老人一高兴,把之前拥有的手把件拿出来,都摆在茶几上。玉儿也把放在抽屉里的彩色石头拿出来,一起放在茶几上。想着让老爷子高兴,随他把玩。
下午,他把自己常把玩的收起来,让玉儿把其他的都收起来。一星期后,午睡起来的公公说找不到他的手把件儿了,问玉儿是不是收起来了。玉儿明白他找的是他自己收起来的粉色的带有绳坠子的那块。看他的着急样,玉儿把自己卧室放贵重物品的抽屉翻了个遍,没有找到。
老爷子似乎不太相信,竟然自己到玉儿的卧室翻找。此时的玉儿是又尴尬又好笑,干脆跑到公公婆婆的卧室,在公公的床头柜抽屉里帮他寻找,在第二个抽屉的右下角找到了粉色的手把件儿,拿出来让公公看,他嘟囔着说自己在那找过几遍了,愣是没找着。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样子,玉儿也放下心来。
疫情期间不便出门,玉儿喜欢将落地窗打开通风,老人却喜欢关上,说风大。玉儿喜欢一个人在厨房有条不紊地做好一切,摆好饭菜碗筷喊家人上桌吃饭,老人会嫌热馒头或下面条的水放多了,嫌玉儿不勤俭节约太浪费。会嫌灶上的火大而过来调节火力的大小。觉得抽油烟机的声音大,在厨房始终不关抽油烟机开火烧水做饭。
玉儿一再强调不开抽油烟机的危险性,但老人已形成的生活习惯不易改变,依然我行我素。高压锅煮东西,必须把水放在电磁炉上烧开倒入高压锅中才行,以上种种,只能强忍住适应,否则,家庭战争不可避免。玉儿常常想在自己的家里多自在,至少厨房阵地一切由自己说了算。
要强能干的婆婆岂肯承认自己的老去,总喜欢乘免费公交车回以前的老地方买菜、理发,价格是要便宜些,但因着急赶时间,在去理发店的路上便被并不平整的地面绊倒了,右边的脸和膝盖都摔得成了於青色,庆幸的是两个置换过的膝盖无大碍。
70多岁的老人,怎么经得起如此摔?如果摔个骨折或半身不遂,今后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玉儿心疼加着急,终于提高了声调:“以后再不准去买菜了,想吃什么告诉我们,我们去买!以后尽量避免单独外出。”这一次,老人终于妥协,不再发声。
清晨醒来,玉儿在客厅闻到浓浓的屎尿味,冲到公公婆婆的卫生间,大便还飘在水里,赶紧放水冲洗,公公说他把头天剩下的茶水冲下去了。以为能冲干净,平常冲卫生间也是用拖地洗菜后的水桶里的水,拿水瓢舀了冲。公公婆婆从小生长在缺水的陕西农村,玉儿能够理解老人惜水如金的心情。只能在每次闻到味道不对,便冲进卫生间放大水量使劲冲。
都说人老了这一关不好过,但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若想好好孝顺老人,绝不是凭一时之气便可完成的,需做到以下几点:
1.有长期与老人朝夕相处的思想准备,生活习惯与老人发生冲突时如何冷静处理。
2.得有充裕的时间陪在老人身边。随时当他们的拐杖,需要时得在他们的身旁。
3.伙食上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味蕾。老年人喜欢吃清淡的,公公曾当着玉儿的面说喜欢吃她做的菜,但时间长了痔疮就会犯。炒菜得尽量多炒一会,炒粑点老年人才能嚼动。长叶菜尽量切碎。
4.老年人多有三高,做饭菜时得低油低盐低糖。
5.在情绪上得控制好自己,在闻到异味或被突然关小火源时得让自己血压正常,不发脾气。
能把以上5点做到,方能与老人和谐相处,看到此文的你,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