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为了验证笔者上文中总结的鲁国军行自昭公五年(前537)春 “舍中军” 后重新施行 “乙模式” 的推断,我们开始回顾这一时期鲁国历次涉及动员的军事以及涉外非军事行动的记载。同时也将分别介绍同一时期与鲁国有关的主要邦际关系变化情况。
我们首先将从 “舍中军”(昭五、前537)到 “郠之役” 及其相关事件彻底得到解决(昭十五、前527)的这十年间称作第一阶段,看看这一时期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如表所示,这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完全围绕鲁、莒边境冲突这一轴线展开。自从晋、吴试图通过操纵继承人改变莒国逐渐亲齐的立场遭到挫折之后,鲁国开始在晋国的允许下主动出击攻取了郓邑周边领土,引发莒国一系列附属城邑陆续倒戈降鲁。莒国为了扭转局面而主动伐鲁,反遭到鲁师伏击而惨败。
次年季孙前往晋国朝觐,并感谢晋国对于在迄今为止一系列鲁、莒冲突中的支持态度,可见晋国对鲁国陆续取得沂水西岸的郓、鄫、牟娄、防、兹等地都是默许的,则此阶段鲁、莒冲突尚完全处于晋国的控制范围之内。此后一年(昭七、前535)齐国主动求和,鲁昭公又如楚朝觐灵王,鲁国内外环境基本保持稳定。
不过当季武子在这一年终于去世后,由于季悼子意外早亡带来六卿格局向着超乎季武子预先规划方向变化的局势,导致季、孟集团不得不通过“红之蒐”重新调整三桓之间的关系,并在两年后(昭十、前532)在没有获得晋国完全支持的情况下就悍然出兵攻克莒之重镇郠,此引起莒人强烈抗议,并惊动了盟主晋国。
“郠之役”固然为鲁国尤其是季氏、子叔氏和孟氏一派公开取得的巨大战果,同时也导致晋国对其日益膨胀的军力感到忧虑。于是“郠之役”成为晋、鲁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导致了鲁国内部各派势力开始重新分化,并终于点燃了第一次内乱“费之叛”。
鲁国的此次内乱尚未结束之时,晋国为了炫耀武力而出动重兵并组织了“平丘之会”(昭十三、前529)并逮捕了主导“郠之役”的季孙。在季、孟一派的努力下此次危机最终得以勉强解决,鲁国与莒、邾、杞等国的疆界争端也总算一度得以平息(昭十五、前527)。
如果说这一阶段发生了什么事件对未来鲁国的历史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那应该就是得到鲁昭公默许、由公子慭、南蒯、叔仲小等人主谋的那次未遂政变,注意这次政变本质上与实质上发生的“费之叛”从规模和形式而言仍有本质区别。尽管此变故一度被复杂纷乱的内外局势所掩盖,但季、孟内心中想必对于鲁昭公的暧昧态度是心知肚明的,此也为十年之后(昭二十五、前527)最终发生导致鲁昭公及部分卿、大夫流亡的“昭公之难”埋下了伏笔。
下文中笔者将逐年整理鲁国在这十年(昭五、前537至昭十五、前527)之间鲁国历次涉及动员的军事行动,进而验证鲁国军行是否确实恢复了司徒、司马二卿士分别担任两军主将的“乙模式”,并顺便回顾此期间鲁国主要邦邻齐、杞、莒、邾发生的重大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