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尽管晋国对于鲁国擅自伐莒且取得了 “郠之役” (前532)胜利的行为大为不满,不过由于晋国连续经历了晋平公去世、晋昭公即位以及对鲜虞用兵等急务,同时楚国发生群公子联合推翻楚灵王的动乱,所以只好以暂时拒绝鲁昭公一行朝觐的方式发出警告。等到这一切尘埃落定,晋国才于 “费之叛” 发生的次年(前529)出动重兵举行了炫耀武力的 “平丘之会”:
……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为取郠故,晋将以诸侯来讨。叔向曰:“诸侯不可以不示威。”乃并征会,……七月丙寅,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羊舌鲋摄司马,遂合诸侯于平丘……(左传.昭公十三年)
也即晋国此次出动四千乘战车炫耀武力,其实带有多重目的:
首先,也是最为紧迫的,按照《传》文的说法,由于 “晋成虒祁,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即晋庄平公和晋昭公先后耗费巨大国力修建规模宏大的离宫 “虒祁” 造成诸侯离心,所以必须示威以显示自身的地位尚不可撼动,以警告齐国等潜在的竞争对手不可以有二心;
其次,由于之前强势布局中原的楚国突然极盛而衰,楚灵王也在各种反对势力的围攻之下自杀,楚国放弃了对北方的攻略而转为自保。吴国则乘机对楚取得大胜,因此也希望将战略方向重新调整回北方。于是晋国也想趁此机会向吴国炫耀实力,以坚定其与己方深度配合的信心:
……乃并征会,告于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左传.昭公十三年)
可见晋国出动四千乘战车其实还是特意去给吴国看的,可惜由于楚国似乎仍然以某种方式控制着淮、泗交汇处南北沟通的水道,使得吴国北上的计划在实操层面还暂时没有那么乐观,只得作罢返回。
最后,才是处理所谓鲁国与周边诸国的领土问题。由于鲁国的弱小,即便不出兵也完全可以施加影响,因此着不过是 “征会” 的一个次要的藉口而已。
晋国此次行动先后治兵也即进行武装演习和检阅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在七月丙寅,于放弃计划中与吴在良地的会盟北返途中在邾国境内,以声援淮夷诸邦并警告鲁国;第二次则是在继续北上到达与其他诸侯会盟的地点平丘后的八月辛未,为了警告齐、鲁等已经出现异动迹象的诸侯而进行:
如图,晋国利用济水、泗水之便利运输物资,先后在七月末丙寅于邾南以及仅仅五天后的八月初辛未于平丘进行连续两次大规模军事集结,显示出晋师极高的机动能力、紧张程度以及动员、组织效率,并且公然 “建而旆之” 做出随时可能动武的姿态,给参会诸侯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按照 “公车千乘……公徒三万” 的比例,晋国此次动员兵力达到四千乘战车和十二万人,在春秋时期属于规模相当罕见的军事行动。此举大大慑服了一度拒绝 “寻盟” 的齐国以及之前曾经擅自对莒动兵的鲁国,并终于在诸侯纷纷表示 “听命” 的情况下于第二次军事演习后第三天的八月甲戌日在平丘举行了盟誓。不过,由于莒、邾等国的抗议,晋国决定制裁鲁国:既不接见参会的鲁昭公,也不许其参与盟誓,而且还特意逮捕了曾经主导伐莒 “郠之役” 的季孙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