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郑国新任“当国”公子騑对于楚国提出除了出兵伐宋之外还得额外分兵伐卫的要求感到不堪重负。不过他也赞同既然已经得罪晋国,就不能再得罪楚国了,于是只好派出不在六卿之列的皇耳帅偏师伐卫。
见晋国的反应并不强烈,于是楚令尹子囊决定扩大攻击范围,深入诸侯腹地,并一直进入鲁国境内,再返回宋国:
……秋七月,楚子囊、郑子耳伐我西鄙。还,围萧,八月丙寅,克之。九月,子耳侵宋北鄙……(左传.襄公十年)
如图,红色线条代表楚、郑在七月初围困宋之后发现诸侯没有大规模来援,于是继续向东北方向深入鲁境劫掠,并南下围困宋国东面的重镇萧邑,于八月上旬的丙寅将其攻克。蓝色线条为卫国救宋伐郑路线。
从时间上来看,围萧之役花费时间不多,没有发生像之前诸侯攻打偪阳那样旷日持久的围城战,说明宋国仍然缺乏战意,且诸侯在晋国没有参战的情况下也不愿单独与楚师主力对决,所以主要采取消极防守的态度。周历八月相当于农历十月,诗云:八月其获,也就是秋收时节。这说明楚、郑的主要策略为在较大范围内破坏宋、鲁等国的秋收,以削弱其在当年继续动员的战争潜力。而攻克萧之后楚、郑在当地修整了一段时间,以消化缴获的财富和人口、物资等。不过此时诸侯已经可能利用吴国切断淮河下游的水路,因此九月在秋收结束之际,楚、郑两师分头返回,途中郑师再次独自劫掠了宋国北部,而宋师则完全不敢迎战。
楚、郑联军从周历六月开始东征,直到九月初才结束,在三个多月内劫掠了宋、鲁、邾等国境内,极大地破坏了秋季的收获工作。东方各个诸侯都不敢于当面与其冲突,鲁国上卿孟献子也只能感叹“郑……师竞已甚”,设想如果调换身份,晋国、鲁国组成联军作战,恐怕完全没有这种胆魄和战斗力。
按照《经》、《传》记载,鲁国在七月面临楚、郑入侵时似乎没有正面迎战。除了为秋收做准备之外,同时鲁国东方的宿敌莒国也在此期间“伐我东鄙”,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好在晋国终于完成伐秦,终于在秋季的最后一个月东返并动员诸侯伐郑,以惩罚其在整个秋天的军事行动:
……秋……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柏、小邾子伐郑……(左传.襄公十年)
按照《传》的记载,诸侯于九月己酉“师于牛首”,也即按照周历九月上旬秋收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于郑师自宋国西返之后不久就已经到达了牛首,也即今天的河南通许附近:
如图,诸侯之师集结的这个地点的意图很简明:挡在郑、宋之间,先解决宋国的安全问题。接着诸侯再次开始劫掠郑国境内,但郑人亦准备充分而并没有马上屈服,所以诸侯不得不先暂时回师虎牢修整。
此为当年诸侯第二次动员,按照轮换动员规则鲁当以大司马季孙宿、司寇臧孙纥帅左军参战。此次伐郑的前途似乎依旧渺茫,因为郑国仍旧可以暂时表示降服而等待楚国来救援之后再背弃盟约。好在始终受到强压的郑国此时终于爆发了将永久改变其内政和外交走向的“西宫之难”,总算为诸侯争霸之路带来了一线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