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意味着什么
早起看一个做英语教育机构的朋友圈转发文章,说教育部双减导致真正的拼爹时代到来了;第一反应,没双减前不也是“拼爹 ” 时代吗,这个公众号文章噱头也是够low的。
双减,要先明白国家的想传达的思想。
当前国际大形势下中美之间的对抗会一直持续下去,除非美国服了,因为美国不可能容忍一个不是自己主导的世界格局的,而我国的发展到了当前阶段必然只能跟美国硬碰硬的。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能让国家有足够的的资源和科技实力跟美国竞争呢,二十一世纪人才是关键,而我们不仅要更优质的人才,还要有更庞大的人才队伍。
当前低迷的生育率导致,再过10多年,国家的人口红利将会触及低点,当前70岁还要开出租的日本生活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了。可生育率低的根源在哪里?培养孩子的成本啊。包括,精力,医疗,教育等等。国家经历了医保,基本医疗有了很不错的成果。教育呢?教育近10多年已经压榨了国家太多的资源了。衡水中学这种高考工厂,各种坑蒙拐骗的私立中小学,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等等。更可悲的是,基础教育相关企业,竟能上市。从经济学角度讲,不赚钱的行业怎么能上市的了;所以,我们都不需要去深究那些做基础教育相关的企业的盈利模式,单看能上市就能知道:盈利的钱从哪里来,各位家长大人们啊。很多教培机构是这个社会的蚂蟥之一,这话一点不为过。
我们说现在内卷严重,教培这,更是内卷的极致。说直白点,大家都是要在国家待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成才,这点无可厚非,但是从国家角度看,如果每个家庭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教育,那就是无意义的内卷加内耗,完全是不利于今后的长久大计。这时候有人说了,你看,这不还是国家不想我好吗。可是你要知道,国家之间对抗没有感情,谁拳头硬谁能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国家不在跟美国的对抗中赢的话,奥运火炬手是个在美国长大刚来几年的日裔的日本,沦落为欧洲的子宫的乌克兰都将是结果。
双减只是开始,后面必定会有更过相关的政策引导基础教育走向良性循环上的,我们拭目以待。当然那边文章说,教育要看家庭,这话千百年来都是对的,再过千百年也是对的,只不过家庭和学校需要各司其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