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执政骨干队伍的关键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是首要任务。《条例》旗帜鲜明地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灵魂和主线。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深刻昭示,这一思想是引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将深化这一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头等大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党员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通过系统深入的培训,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健全培训体系,提升教育质效是核心环节。《条例》对进一步健全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规律,构建起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培训体系。要突出基本培训的定位,优化班次设置和学制安排,完善分类分级培训机制,确保培训内容既全面覆盖又精准滴灌。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大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比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健全学员管理、考核评价、质量评估等配套机制,形成培训前、中、后全过程闭环管理,持续提升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培训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聚焦能力提升,服务大局所需是目标指向。《条例》要求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风险挑战严峻复杂,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培训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履职能力培训。要突出实战实用导向,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学科研的鲜活素材,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培养锻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骨干队伍。
压实主体责任,确保落地见效是根本保障。《条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落实办、管、建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责任。这是坚持党对党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要切实把党校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配强班子、建好队伍、保障投入。要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坚持以党校姓党为根本原则,一切教学、科研、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新起点上推动办学治校质量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