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花了大概4天时间认真将这本书读完,第一遍采用的是通读,全程我并未做太多纪录,只是在大脑中留下了很多的印记,获得的第一感觉是整本书里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信息量也很庞大,而且我判定这是一本值得深度挖掘的好书,对于很多的知识点并未做深入追问和反思,但是第一遍读完我就大概了解了RIA便签拆书法是怎么回事,在第一遍读完后,我并未紧接着进行第二遍深入阅读,而是我联想到另外一本书《洋葱阅读法》很多信息跟这本书有相关之处,而对于《洋葱阅读法》这本书刚好我也没有进行深入阅读,于是我用这本书里讲到的RIA便签法学着拆解,一方面我可以熟悉拆书法的运用,二方面我也可以更深入的掌握关于阅读、学习这件事。于是这样下来对于阅读,学习这块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接着我又开始了这本书第二遍的阅读,这遍的阅读我采用的是深度阅读法,在书里做详细的标记,也同时运用拆书法对本书进行了详细拆解。这一遍之后我再进行第三遍的整理,输出,主要在第二遍笔记的地方进行再度内化,理解,并做了九宫格笔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纪录:
一看这本书的标题是关于阅读类的,但其实这本书更准确来讲是一本关于介绍如何学习的书,再确切来讲是关于介绍一种“成人学习”的书,所谓的“成人学习” 就是指以自已为中心的学习,以运用实践为准则。跟”成人学习“相对的另一种学习是”学院式学习“也就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通常是以通过考试或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
学习是为了获得各项能力后产生的价值,而所有能力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这里简称学习力。学习力是元能力,掌握了学习力,其他任何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练习而提高。拥有学习力,就拥有了对生活的掌控力。而这本书里介绍的学习力,不是快速阅读书本,记忆知识,应对考试的能力,而是改变行为,解决问题,升级能力的能力。要如何才能拥有这项能力呢?当然是通过学习。显然我们会想到读书,课程,与别人的交谈等相关方式。是的,这些渠道确实可以让我们获得相关知识、信息。但是书里提出一个有趣的概念,知识并不等同于信息。信息包含知识,但是知识并包含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知识,但是有些知识可以从信息中提炼而来。知识包含了上下文,并表明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知识的结构比较清晰,具备“可证伪性”鼓励受众自已判断。而缺少上下文的信息胜在简单粗暴,鼓励受众直接认同。 辨别知识和信息的关键是具备分析整理,追问前因后果的能力。而从知识,信息中学习并非人类学习的唯一机制,还有一种被大家忽略的是学习方式是从经验中学习。这两种学习途径也就是书里提到的两种学习机制:K机制和E机制。
关于K机制,本书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拆书学习法。也就是RIA便签学习法。I 便签上用自已的语言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总结自已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写好后贴在相应的书页。A1便签上关联自已的相关经验,并写下贴在I便签的旁边。A2便签写下目标和行动,规划自已的运用。
关于E机制的学习,作者引用了著名的库伯学习圈,也就是教育家戴维.库伯的经验学习模型圈: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然后对经验进行反思,再系统化和理论化反思的结果,也就是学习的第三阶段“理论化”Theorization),最后是“行动”( Action)行动中如果出现新问题,则开始又一轮的学习圈,如此循环。
而结合RIA三张便签也就可实现这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从A1到I ,再到A2的过程。
如此便有了从知识、信息中学习的 I --A1--A2; 人经验中学习的A1--I--A2.
I便签用于辨别知识还是信息;要刻意体现你对信息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的思考; A1、A2便签用于追问和反思,激活自已的经验
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内化与应用知识、分析与整理信息、追问与反思经验。而这三个维度可以结合RIA便签法加以练习和强化.
以上就是本书介绍的”成人式学习“的重要方法。
而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获得了学习力这项重要能力后,就可以用这项能力获得其他所有能力,进而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改变我们原有的认知模式,从而让我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最终实现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人读书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这本书里介绍了除读书以外的其他学习模式,进一步扩宽了知识面,但是最终要想实现改变,最有效的学习还是要动起来,只有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