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今年国考的日子。
我看了一下新闻,拟招3.97万人,共有341.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例大约是86:1,即86人中有1人考中。
看上去似乎不太难,还不到100人便能录取1人。
但实际情况绝不简单。我们知道,均值不足以说明问题。就像我和马云的平均财富值一样,绝不能说明我有钱。
有时候某个岗位会出现万中选一的现象。更具体一点说,某个考场整座大楼里的考生,可能考的是同一个岗位。
这还只是考生与岗位比例的问题。
若继续讨论考中的问题,还要关系到更玄的运气问题。
我们当年公考进面试的“主流”成绩是180分左右。某考生考了200分。正常而言,这个分数几乎适合90%以上的岗位、可以通杀90%以上的考生。只要面试不出现失误,哪怕表现平平无奇,后面的考生也追不上。
可奇葩的事情还是出现了,这个考生所报考的岗位第一名竟然不是他,在他前面的那一位考了210分。
真是见了鬼了!
试问,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徒叹奈何,还能有什么办法?
当然,现在的我看到这类信息后有所停留,不过是当初在这一条道路上走的太多、太久而产生一丝特殊感情罢了。因年龄原因,我已离开考试“战场”好几年了。
当下,我的关注重点是孩子上学的相关问题。比如择校,学区房,培训班,考试成绩等等。
以后,陆续会是孩子考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找什么工作、结婚等等。
人生就是这样的循环。
曾几何时,我读书、考大学、考研、找工作、结婚……
现在终于工作稳定、正常上班了,孩子的这一轮人生却全面启动了。
大循环之中又有很多小循环。以我为例,以后按程序会有对晋升的憧憬、未能上位的失落、临近退休的闲散以及退休后的释然……
周而复始中,我们扮演着一个个角色,走过一个个环节,与生产线上的产品没什么不同。
站在上帝视角俯瞰人类,个人的悲欢喜乐恐怕连大海中的一朵浪花都算不上!
看着你们出生、成长,看着你们学习、考试、工作,看着你们结婚、生子、退休,看着你们以大半生忙碌换得短暂的清闲,然后走向终了。
这其中,唯有“生子”这个环节,引发了下一轮循环,可谓是人类史上的重要环节。
在个人循环之上,便是朝代历史的更迭,但本质依然是循环。
比如说,以中华五千年的丰富历史来看,没有什么事是无法参考借鉴的——总有历史经验在前头,总有相同或类似的事情可参考。
所谓宝藏,其实就是丰富的经验积累。但宝藏总是有而不用,就与书架上落尘的书籍没什么区别。
也许,其间曾有很多不同以往的环节,算是生发了变化和创新。但后续重复多遍这个变化和创新后,又形成了固定程序,被纳入更大的循环。
只能说,循环在略略扩张,我们始终在循环之内。正如宇宙在扩张,我们始终在其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