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古代的谋略书《守弱学》中讲到南朝萧昭业和萧鸾的君臣故事,感悟“居上者无道,居下者危也”这句话的道理,反思自身,有这样的感悟:
我父亲并非无道昏庸,而是自身学识与思想存在明显的局限,因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小,只能监管一店,且事情全交与心腹一人。他们相互之间很有默契,只是对人生的体悟比较平庸,一辈子几乎没干过超出“挣钱”二字的事情。但是也正因他们的局限,他们能专心致志的把手里挣钱的事情干的漂亮。
我读那么多书,自视聪明,很多年里虽然有病,但前前后后都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实事却无从下手,并得到有力的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跟着我爸干的同事,仍然多次主动跟我搞好关系,我爸也没有放弃我,把我留在店里,给与我工资,这说明什么呢?
我之所学缺少实践的证明,终究有些浅显,对家人和同事一再背弃,说明我精神生活的肤浅,缺少重复做一些谋生的事情的厚重。
父亲的节约,务实,自省,就注定他不是无道昏庸之人,失误虽有,但同事们拳拳相帮之下,能顺利经营至今,并能给我提供一份工作,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