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绽放幸福
常袋镇中心小学教育叙事
岁月的河,悄无声息地流淌,不曾有半点迟疑。挽不住的日子,留不住的青春。2019年伊始,新教育如涌动的春潮在常袋镇中心小学这片热土上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说年初新教育只是一粒粒小小的种子,那么今天新教育已经根植于这片沃土之上,成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飘逸着醉人的芳香。从相识新教育,相知新教育,到相爱新教育,一路走来,我们可以说是付出了真情,收获了喜悦。
“一灯照隅,百灯照城,万灯照国。”在赵宏强校长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新教育,秉承着以阅读为底色的教育理念,用思想的火花照亮教学的时光,用精彩的文字记录教育的岁月,守着一颗向阳的心,做新教育路上坚定的行者,摇动一树幸福花开!
一、久居兰室身自香,书香建设常留芳
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首先在环境上给予师生书香味与书卷气,让走进校园的人从感观上沐浴书香。我们学校设置专门的图书阅览室,打造温馨的班级图书角,在书籍的管理上科学人性,精细规范,保证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校园环境的布置上档次、有品位、高水平。大到宣传栏、教室板报和读书园地,小到宣传标语,都要力求体现出读书主题。学校利用每一面墙壁,分楼层张贴张贴了成语故事、古诗等版面,既装点校园,又营造浓厚的经典氛围。各班的“书香园地”,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我的日记”等内容,同学们介绍新书、好书,交流读书体会,使得班级中有着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品味书香,尽享文字盛宴
行万里路,是为了看自然的风景;读万卷书,是为了看精神的风景。缘起“新教育”,师生们们一起泛舟书海,尽享文字的饕餮大餐。
1、晨诵,与黎明共舞
学校设置晨诵课,确立每天早自习前进行班级晨诵,每周一升旗为全校晨诵时间,学校为各年级选择合适的晨诵教材。此外,学校还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主题黑板报、手抄报、阅读绘画评比等方式开展读书宣传。资源互补,优势共生,浓厚的书香气息弥漫在常小的校园里,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人沐浴书香!
2、漂流日记
漂流日记不是单纯的日记,而是一剂良药,溶解孩子心中尘封的冰冻;是一曲优美的旋律,唤起孩子对美好生命的追逐……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子,只要我们用心去装点,就能够把它们擦亮,这些日子会写在学校的历史上,写在学生的心坎儿上。
3、师生共写随笔
回归习作,我们在一次次的打磨后,找寻抒发情感的语言密码。渐渐地,孩子们有了一双慧眼,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那些优雅的语言与美好的情感,在校园的净土撑起了洁净的天空,滋养孩子们向上向善的心愿。我想,这就是读书、写作的魅力吧!它让我们对生活有着敏锐的嗅觉,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它陶冶了我们的真性情,也让我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教师指导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本》,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抓好阅读课。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师生共同静心读书,营造了爱书、读书的氛围。
学生每周最少写2篇暮省日记。对于学生而言,日记可以记录成长的脚印,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师生交流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我校平均每月学生随笔收录至中心校优秀随笔集5篇。班级设置漂流日记,全班共写氛围浓厚。
教师每周至少写出1篇教育教学随笔。教师用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过程中,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从而改变学生。让教师在经常的反思中,使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促进向专业化、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并通过每周四举行的读书分享会、随笔分享会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本学期共举行教师读书分享会、随笔分享会数次。截至目前我校教师人均随笔15篇,被收录至中心校优秀随笔集20余篇。校长赵宏强更是教师中的榜样,随笔写的多且精,多次受到局领导的表扬。
4、读书交流会
开好读书交流会、巧用QQ、微信,让读书留痕。读完一本书,我们会举办我们的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体会。有了文字的积淀,学生的写作便有了底气;有了文字的滋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便溢于言表。读书交流会就是一块敲门砖,敲开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尤其是交流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阅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当然,我们的读书交流不仅限于几堂专门的交流课,平日的课堂教学和生活对话中都会有意无意地融入,所以孩子们读的开心,我们也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学生们在书的海洋中,不但开阔了视野,更能收获一份难得的宁静致远,那份平和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将成为他们人生最好的营养品。
3月、5月,6月我校更是成功举办新教育展示会,展示会上我校的书法、古筝及学生的经典诵读节目,获得一致好评,本着以教学促活动,以活动促教学,以宣传促教学,以宣传促发展,以活动促发展,我们正走在新教育的幸福之路上。
三、感受亲身经历,推进每月一事
本学期学校德育处,大队部在学校新教育实验安排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的“每月一事”活动:“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活动、“缅怀先烈”主题活动、“感恩母亲”主题活动等。通过“每月一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小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学会求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道德品质,最终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观。
四、聆听窗外声音
1、在新教育实验中,我校全体教师更是激流勇进,在孟津县举办的新教育大讲堂中,我校教师全员参与学习听讲,次次不落后,其中教师张笑琳、任富玲等人,在讲堂上表现优异,并远赴海门学习,既学习掌握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又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营造了和谐的常袋教育新环境。
2、本学期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参加洛阳新教育实验培训会,聆听李镇西和张晓风名家讲座;定期组织我校名师大讲堂,邀请孟津新教育优秀教师吕新歌、梁娜茹、席延飞、李静老师等到我校进行专家讲座等。专家们精彩的培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五、构建理想课堂
有效课堂研讨,观课议课是我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验性更加突出。为了探究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贯彻中心教科组成员以及部分骨干教师编写的常袋镇少教多学“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利用每周四的业务学习时间研讨交流,在此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使其充分发挥理想高效的作用。
为了使广大教师快速地掌握理想课堂的内涵及操作方法,本学期,我校组织教科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到双语、育才等先进学校学习观摩,有组织教师参加平乐、麻屯、二实小举行的课改现场会,又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镇级专题培训,常中教务主任付晓霄老师对全体教师做了专题培训,引导全体教师重新解读少教多学“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把更新教学理念和教育质量 的提升做了重新定位。
教师在课堂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跨越昨天的困惑,追求明天的完美。在追寻理想课堂的旅途中,我们还原真实,聚集人格,让课堂充盈生命和张力、个性的活力、发展的潜力和智慧的魅力。通过“集体备课”、“全员研课”、“推门听课”等活动,积极进行“理想课堂”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六、家校合作共建 扩大社会影响
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我校在家校合作共建方面,学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校长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学校德育处指导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组建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三个层面的家长委员会。定期进行家校联系。学校不断改变形式,除对家长进行授课外,还进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参观听课、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的形式,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把家长会和教学开放日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
日子如流水般淙淙,昨天渐多,明天愈少,可是今天还在。生命中不能少了信仰,而新教育正是打开信仰之门的钥匙。走进新教育,走近坚定执着的新教育人,越发觉得自己的微不足道,于是,在日复一日的推陈出新里过着幸福的教育生活。像犟龟一样坚持,敢于上路,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庆典;做一个虔诚的信徒,让心底的新教育之花因爱之力,朝向明亮那方——绽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