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民初扶乩有以此君为仙者,可征科学思想在彼时之流行也。网图侵删
前一三四则《孔夫子讲英文》,以为某之笑话可笑的很,不料读钱先生《太平广记 嵩岳嫁女》条,诸位大仙虽为唐朝前之人,其诗作皆为七言律诗,是孔夫子当真讲英语也。先生引是则及是书《卷三〇九 蒋琛》、《卷四八九 周秦行记》言战国、秦、汉之人作五律。引《卷三四三 陆乔》则,问:“自唐朝沈佺期、宋之问方好为律诗,青箱之体乃效今体,何载?”答曰:“今日为之而为今体,亦何讶哉?”他引不赘,惟钱曾《读书敏求记 卷二 谱牒》有宋刻本孔传《东家杂记》有夫子登杏坛思臧文仲誓师,做歌曰:“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区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是孔子春秋时预作晚唐体七绝,先生嘲为“非为时圣,直为先觉而”,盖某之夫子言HALLO,固应有也。
先生之意,为作文者不通诗赋年代,笑话百出。然,天上诸神,自夏周而至民国皆有,其非老死不相往来,有交往,互相影响,诗词更应随时代变化而变。秦汉大仙作唐宋诗赋,不应有异也。晚清民国亦有成仙者,黄濬《花随人圣庵摭记》言民国时京城有扶乩者,言及聂士成捐躯后,为仙,称为聂令公--盖取杨业之中书令意;称亚里士多德为亚仙--此与张宗昌之妾同名,亦征夫子与时俱进,英文不离口之可能。
《太平广记》是则,当为书是类文者之水平不高,且以为神仙之生活,与民间无异,惟其生活用度奢侈而--皇帝用金锄头除草也。亦是有婚姻嫁娶之事,未知有媒妁之言乎?然其礼不坠,神仙不懂,或是不屑为之,请田璆、邓韶(是则主角)“以知礼导升降”,即执事之人,为尊礼之神也。婚礼前后,诸神亦如常人,聊天打屁,作诗唱歌,融洽的很。果如是,为仙何也?某推测,盖神仙无烦恼、无苛捐杂税,身心自由罢了。古人所求,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