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的时候,同事气冲冲地进了办公室,开始诉说她最近遇到的极其郁闷的事:“我儿子昨天在幼儿园被同学打了,好想打回去哦。”
事情是这样的,同事的孩子昨天在幼儿园被同学打了,听说对方是出了名的招人烦,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家长是开培训班的,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也被老人惯的无法无天。同事气愤之余,还是打算理性处理,找到老师沟通,老师约了双方家长到学校协商解决。
事情的结果还不知道,但是针对孩子被打的事情,相信每个家长都不能容忍吧,是个棘手而敏感的问题。太佛系又怕自己孩子受欺负,太敏感又怕孩子交不到朋友。
从长远角度看,孩子被打只是他社交生活遇到的一个小小的问题,随着年纪的增长,他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被同学排挤,被老师误解,被朋友孤立等等。所以,这是一场持久战,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更需要自己摸索,因为未来的更多时候,他将会孤军奋战。作为家长,我们不也还在社交的泥潭中摸爬滚打吗,所以当孩子们遇到社交难题的时候,在托举孩子的同时,不能过分紧张,自乱阵脚。孩子有孩子的处理方式,我们给予一定的引导就行了。
首先,我们得告诉孩子遇到社交冲突时候的一般处理方式。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打了,第一要指出对方的行为,大声地告诉他:“你打到我了”,这个非常有必要,因为有些小朋友打到人他根本不知道;第二要说出自己的感受,你打痛我了,我不舒服等,再一次确认对方的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第三,警告对方,让对方知道你是不能随意侵犯的,“你不要再打我了,否则我告诉老师”或者“你不要再打我了,否则我要出手了”,具体得看孩子的性格,或者出手打一架,或者告诉老师家长。当然,这只是一般处理方式,随着孩子年龄慢慢长大跟社交技巧的成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后,一般可以判断故意伤害跟无意伤害,比如有些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自己,只需要告诉对方即可,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然后,社交冲突过后,要总结经验。对方为什么会打人,就像我们工作中受到排挤后,如果一味地怪罪别人的无情,尽情地诉说自己的可怜,那会把自己推向被孤立的深渊。比如之前我写过一篇同事孩子打人的事情,其实孩子就是为了提醒同学进教室而已,如果被提醒的家长把它当做一件故意伤害的事件来处理的话,那孩子“被孤立”的风险指数也升高了。还是那句,作为家长,遇到孩子被打不能自乱阵脚,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这不叫“灭自己威风,涨他人志气”,而是帮助孩子对自己建立更加清晰的认知,这样你的孩子也能吸引更多的朋友。
最后,我们也要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交友观。有句话叫不打不相识,就算起了冲突,打了架,但如果对方后来不再侵犯自己,也是可以继续做朋友的。因为每个小朋友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可爱的地方,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冲突就失去认识一人有趣儿的灵魂的机会。放在职场就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哈哈,思维有点出跳了。
如果,真的遇上了蛮横的孩子跟不讲理的家长,家长们除了要通过老师来介入协调以外,还要告诉自己的孩子,遇上不喜欢又改变不了的事情的时候,就尽量远离吧。我相信,如果班上有这样的孩子跟家长,所有人都会远离吧。所以一味地宠溺孩子,纯粹地让自己孩子不吃一点亏,可能到最后是让孩子吃了大亏。
作为家长,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们在摸爬滚打、升级打怪的路上有底气可循,有港湾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