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声琅琅的象牙塔到躬行实务的职场、从真诚相待的同侪友谊到社会交往中的人情冷暖,就业,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路。站在就业的岔路口,不同于很多人蜿蜒曲折,或者充满无数的迂回和疑虑,在宁夏生长学习的我感谢这片土地,我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为宁夏的发展注入一份坚定而强大的力量。
明确目标,泰然处之
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根据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等个人特色,科学把握就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在就业时避免广撒网式求职。正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唯有认清自我需求,树立明确目标,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发挥个人价值。
青春可以在阳光下灿烂,也可以在风雨中奔跑。在就业的路口,有些人选择了光鲜亮丽的大城市,有些人选择了安静祥和的小乡村。而我则选择回到家乡,尽微薄之力。在大学期间,每个人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我有幸找到了自己所爱,我喜欢在志愿工作中散发微光,我喜欢投身社会服务工作温暖他人。因此,在就业选择时,我选择回到宁夏,去到基层,用我的知识和技能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返乡就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宁夏作为回族群众聚居地,地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就业条件较差。从这里走出去的我耳边总是充斥着“走出山沟”“摆脱贫困”的殷殷期望,而选择回去更是遭受了许多人的质疑,他们认为回乡发展的机会有限。然而,我始终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任何职业都是神圣的,我愿意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基层建设。
胸怀大志,不忘初心
关于就业的选择,我很感激我的导师吴翌琳老师,她在毕业论文指导会上讲到,“人大的学生,要将学术做在祖国大地上,将文章写在民生疾苦中。”这不禁让我深思我能做些什么。桑梓情深,想到宁夏落后的教育资源与贫瘠的黄土地,我选择回去,回到田垄之间,回到贫穷之中,选择基层就业是我对于家乡的情感倾诉和回报家乡的信仰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新时代的基层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当代青年应不忘初心、走向基层,让青春在基层中发光发热,在奉献奋斗中诠释青春价值。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基层天地广阔,扎根基层大有可为,基层就业是当代青年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实现梦想的路上不仅需要满腔热情,更要脚踏实地,做好实事小事,走进乡土身处,去到田间地头,唯有踏踏实实扎根,才能稳稳当当前进。投身基层工作,我会认真完成每一件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学会奉献、学会吃苦、学会做事、学会奋斗,在广阔的田野热土中提升自我能力、丰富知识储备,做到厚积薄发、行稳致远。
年华做帆,青春为桨,摇曳于复兴红色梦中,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扛起青年的担当,去为祖国振兴乡村添砖加瓦。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将在返乡就业中埋下理想的种子,在基层服务中静待收获时节。
生逢盛世,当肩负重任。在家乡的山水间,方知天地广大;在土地的田垄上,方知理想无边。选择返乡就业创业、扎根乡村振兴,是青春航标的指引,是人生价值的诠释。当代青年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期许为指引,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将自我价值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在平凡中坚守青春梦想,在奋斗中绽放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