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我们都明白了。她妈连连使眼色,为要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因为她不想让朴实而木讷的亲家母听到而自责,也不想我这个外人看到这尴尬家事。
可她还是听到了,她小心翼翼的问,“咋了?假钱吗?”虽未得到正面回答,但她还是明白了。几个人都在说着安慰人的话,生怕她过于自责,心里难过。
100块钱,拿在手里的却只是一张红色的纸而已,而且没有任何价值。这怎能匹配他们一上午的辛勤劳动,又怎能匹配他们的真诚与耐心?
我忽然觉得那人好“聪明”呀,聪明到会利用人性的弱点,专门找年老人去坑。又觉得那人好可怜呀,可怜到会利用自己的良知,去换取有限的金钱。
可我不禁想多问几个问题:
1、他的那张假钱是哪里来的?
2、他把那张假钱花出去时的心情?
首先,第一个问题,他肯定不是假币制造者,他大概也是因为不小心被别人坑到,收了一张假钱,也曾懊悔过自己的大意吧。
其次,他拿到那张假币之后,有过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痛恨假币制造者?痛恨假币流通者?而之后呢?自己却成了假币流通者,成为了假币制造者的帮凶。
那么,第二个问题,他把那张假钱花出去的心情?当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就只能大胆猜测吧。在掏出那张摩挲过无数次的假币时,心里该是忐忑不安吧;看着这边忙着给他找钱,心里该是既兴奋又紧张吧:万一她在多看一眼呢?万一她在多摸摸呢?万一店里边还坐着年轻人呢?
可他多虑了,设想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他还是紧张的说:“我去下那边还有点事,你们慢慢磨就行了,过会再来拿”。而整个过程中,他连电动车都没有下来,双手牢牢的握着车把,一只脚撑在地上。而这个细节,也是在后来才想起来。越来越多的细节都在表明此中必有蹊跷,可我们却作了事后诸葛。
这张假币呢?我想是不会继续流通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假币流通者。因为收到假币后的情景,我看得一清二楚。而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古代人的道德准则。
我想,老实的人会变聪明,因为他们的钱都是血汗钱,每一分都来之不易,而这100块钱的学费买来的教训,实在太昂贵,买不起下一次;聪明的人会变老实,因为他已经做了坑老年人的事,他的这段不光彩的记忆怎么也挥之不去,也许他会发誓,以后自己好好看钱,老老实实花钱。
吃过午饭,他们就赶紧到店里去,因为在那里,有他们可以弥补这那100块损失的营生。打开店门,两杯豆浆摆在桌子上,我仔细端详这每杯价值50块钱的豆浆:杯盖上布满晶莹的水珠,那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用手触摸,杯子仍有温度,也许,那是辛勤的汗水或是滚烫的泪水。而他们,白天工作时,是不会有泪的,因为生活还在继续,哪有时间留给伤悲?面包饼的香气溢满整家店,飘散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他换了100块钱后,还会来这条街,这家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