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看完了《高手》后,对其中印象较深并且觉得可以很快应用到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供君参考。
所谓决策,就是在你面对不容易判断优劣势的几个选项时,作出正确的选择。研究表明有这么一个令人无奈的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人(可能包括目前的你),其实都没有做过多少决策。原因是,做决策的机会少,所以变得不太重视,然后慢慢地也就不擅长决策。回看自己过往的经历里,的确没有做过几个重要的决策。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的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好的决策。在面对伯爵提出的有着丰厚回报的工作邀请,权衡利弊之后,提出了一个既没有违背显贵的意愿还保证了比之前的工作更高收入的条件,完成了有效的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主要分四步
1.列出自己拥有的选项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是,这些选项不一定非得是已经存在的,你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尽量在保证自己的收益的情况下减少自己面临的风险;
2.评估每一个选项的利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你能得到的事实信息来更全面地评估你面对的各个选项,这也算是知己知彼吧;
3.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靠谱的
这里的注意点是,你得尽己所能地考虑长远的收益,比如选择工作,自己兴趣范围内的短期低收益的工作可能就要比稀里糊涂被短期较高收益吸引仓促决定的工作靠谱些,这一点有时候当然也并不那么绝对,毕竟也有一部分人可以“干一行爱一行”,对于他们在这一点上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4.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些准备
你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你未来的人生造成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响,也会存在不确定的风险,为了对冲可能到来的风险,早做准备肯定是合理的,比如分散投资,定期储蓄,合理理财,兢兢业业等。
关于喜欢。书中的观点喜欢=熟悉+意外。初见这个等式还不以为意,仔细一想再结合文中的相关说法,简直让人大呼精彩。熟悉是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就是这个理儿嘛!意外是什么?不就是时不时的惊喜,浪漫嘛!谈恋爱的过程中,喜欢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尽管再往后,边际效益递减,喜欢的程度也不再成倍增加。
熟悉和意外并存,还会让人联想到《刻意练习》中的“学习区”。要是我们的每一个称得上是“决策”的决策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话,是不是会事半功倍呢。也就是说对于完全陌生的事物,保持谨慎的态度,等到慢慢熟悉之后,再去迎接可能到来的意外,这样是不是会更好。比如,加入007写作大家庭,如果不是一开始对于写作和自己对写作的认识,一直坚持还是挺难的。在这一点上,自己还是挺喜欢这个决策的。
那么你呢,你经历过哪些你喜欢的决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