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且追求即时满足的当下,即时零售异军突起,成为零售行业的新战场。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第三方配送平台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大赢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对于理解即时零售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
近年来,即时零售行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 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 6500 亿元,同比增长 28.89%,预计 2030 年将超过 2 万亿元236. 商务部研究院市场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当下即时电商行业仍在持续保持高复合增长,年均增速超过 30%,预计至 2027 年,即时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 5 万亿元。
订单量与配送用户规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介绍,2023 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 420 亿单,配送用户规模超过 7 亿人次,而 2024 年,全国即时配送订单规模将超过 480 亿单,其订单量已近全国快递单量的三分之一。
活跃用户数量
2023 年即时零售活跃用户数量约为 5.8 亿人,同比增长 34.88%,占网民规模的 53.11%。未来,随着即时零售平台上的商家数量增长,也将进一步带动即时零售活跃用户数量的扩大。
县域市场发展
2023 年县域即时零售规模达到 2000 亿元,同比增长 64.6%,比全国水平高出 8.42 个百分点,占即时零售总规模的 25.4%,这反映出农村居民的网络消费习惯逐渐养成,以及即时零售平台服务县域能力的供给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品类扩展与消费场景变化
即时零售品类不断扩展,快速覆盖到数码家电、母婴用品、美妆、医药保健、宠物、鞋服等各项生活所需。2023 年即时零售交易规模排名前五的品类包括休闲零售、酒水饮料、果蔬农产品、个人洗护、日用家居。消费场景也呈现从 “应急” 到 “日常” 的多元趋势,消费者在旅游出行场景中购买美妆、日化、洗护用品成为常态, 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2024 年孕产妇用品、婴儿用品、3C 数码等品类用户大幅增长,夜间(20:00-4:00)便利店订单占比高达 35%。
高效的履约能力是第三方配送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借助先进的智能调度系统,平台能够根据骑手的位置、订单数量、配送距离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精准的订单分配和路线规划。这使得骑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货并送达目的地,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长。数据显示,许多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平均配送时间能够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这种高效的配送服务,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即时性的需求,让消费者在下单后能够迅速收到商品,提升了购物体验。
第三方配送平台采用灵活的运营模式,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商家特点,提供定制化的配送解决方案。对于一些订单量较大的商家,平台可以提供专属的配送团队和服务方案,确保订单的快速处理和配送。对于一些小型商家,平台则可以通过整合订单资源,实现共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这种灵活的运营模式,使得第三方配送平台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商家的需求,提高了商家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由于第三方配送平台具有规模效应,能够通过整合订单、优化路线等方式,降低单位配送成本。相比商家自建配送团队,使用第三方配送平台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也使得商家更愿意选择第三方配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平台的发展。
在即时零售这场战役中,第三方配送平台凭借其强大的配送网络、高效的履约能力、整合多方资源的能力、技术驱动的创新优势以及灵活的运营模式和成本优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