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19—王琳
提到《丑小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过这个故事。直到现在,很多孩子肯定也听老师或者父母讲过这个故事。最近,我也重新读了这个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故事。再次读了之后,我从内心里面觉得丑小鸭是真的很可怜。不是因为所有人都欺负它,而是它那种自卑的心态,让人觉得可怜。
这本《丑小鸭》是在网上买书时凑单买的(事实证明,凑单的行为不能用在买书上!),买回来封面的鸭子形象倒是挺吸引孩子的。可是,这本书读过一遍之后,就被孩子束之高阁了。而同时期读的《小黑鱼》,孩子真是迷得不行。睡前要读一遍,起床后要读一遍,饭前饭后都会念叨一遍《小黑鱼》。
这是为什么呢?不是说只有成人的欲望总是在变化,而儿童的世界会保持不变吗?那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像我小时候一样,喜欢《丑小鸭》呢?我想,应该是相比自卑的丑小鸭,他更喜欢自信的小黑鱼。而这也是我一直想要锻炼他的一种能力。
1.安徒生与《丑小鸭》
其实,有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丑小鸭就是安徒生笔下的自己。
安徒生(1805年—1875年)是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可是,就是这位用文字照亮儿童世界的太阳,他自己一生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角落。
安徒生一生未结婚。他十分自卑,多次在日记和书信中说“由于我长得丑并且将永远贫穷,谁也不会愿意嫁给我”“如果我长得漂亮,或者有钱,又有一小间像样的办公室,那我就会结婚成家”。
在临终前不久,安徒生曾对一位年轻作家说:“我为自己的童话付出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代价。为了童话,我拒绝了自己的幸福,并且错过了这样的一段时间,那时,尽管想象是怎样有力、如何光辉,它还是应该让位给现实的。”
他内心根深蒂固的自卑和丑小鸭多像啊!但是,丑小鸭最终能变成白天鹅,安徒生却只能继续在自卑中沉沦。从他临终时的话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都是非常不幸福的。
我在《丑小鸭》中也读出了这种不幸福,丑小鸭被欺负了,它只能来到湖边的芦苇地里藏起来。难道它不知道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吗?最终,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我真的觉得是这个故事最大的败笔。它没有经历过努力的奋斗,仅仅凭借遗传因素,就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安徒生内心的渴望,但也是不切实际的渴望。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不劳而获的幸福呢?所有的幸福,都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我们教育孩子,也应该引导他们要去努力争取幸福的生活,而不是依赖别人。
2.李欧·李奥尼与《小黑鱼》
《小黑鱼》就是另一种典型,是努力寻找自我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典范。与丑小鸭一样,小黑鱼在一群小红鱼中间,也是非常显眼而特别的。但是,小黑鱼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游得最快。而这个优点也最终让它逃过大鱼的捕杀。在大海中游历了一段时间后,它又遇见了身处险境的小红鱼们。它告诉它们不要躲起来,要出来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小红鱼们却十分害怕大鱼的追捕。这时,爱思考的小黑鱼又想出一个办法:游在一起变成最大的的鱼。这样,大鱼就会害怕它们了。
我和儿子每次读到这里,都会夸奖小黑鱼的机智勇敢。最后小黑鱼提出要做鱼眼睛,真的是故事的另一个高潮,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故事中,自信勇敢的小黑鱼是李欧·李奥尼本人吗?答案的肯定的。《共读绘本的一年》的作者薇薇安,在纽约访问李欧·李奥尼时,告诉他,自己班上的孩子们总是很好奇,想知道在他创造的所有形象中,哪一个是他。李奥尼走到一堆他自己的书前,拿出一本《小黑鱼》,然后用一支棕色的蜡笔在小黑鱼上画了一个圈,那是一个很大的圈,他又在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最后他在横线上写下一个大字“我”。
李欧·李奥尼1910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比利时犹太商人的家庭,因为家人大都是艺术家,所以他从小浸润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他还热衷于采集动物和植物的标本。自然和艺术,成了他童年生活的童心。后来,他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不受拘束的创作天才。
如同小黑鱼一样,李欧·李奥尼一生都在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尽管他开始创作绘本时已经49岁了,但却开创了一个绘本的新时代。最终,他也像小黑鱼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人生的归属。
3.比起丑小鸭式的自卑,我们更需要小黑鱼式的自信
相比丑小鸭,小黑鱼的努力探索,不放弃自我的精神更值得孩子们去效仿。我想,这应该也是《丑小鸭》这篇课文不再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原因。
如果我们从小知道的是小黑鱼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是否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呢?答案是未知的。所幸,我们的孩子认识了小黑鱼。因为比起丑小鸭式的自卑,我们真的更需要小黑鱼式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