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 星期天 8-14度
虽说春雨贵如油,可连续三个周天都是雨,内心着实埋怨老天馈赠的“油水”有点过多,毕竟物以稀为贵。
积攒一周的希望,想要去室外看看春天的花和江边的柳,无奈雨水阻挡只能蜗居室内倚窗听雨。
本是看淡风雨的年岁,竟然面对不如意的天气暗自伤神。尽管明白不能左右天气,应该掌控自己的心情,可听着每隔一两小时淅沥淅沥的雨声,还是难以让自己生出一丝愉悦。
桌前发呆,想着上班路旁的紫叶李花开的繁茂,旺盛的花期才短短一周,经历这场雨水的冲刷,估计花瓣多已打落。越是伤春悲秋,心情越发烦闷。
无法室外活动,就打开手机网海闲逛,大数据的精准算法,推送的全是一篇篇标题关于写作类文章,之前没有涉猎,不知道竟有如此多的人在此开垦文字,上至年长的50后下至青涩的零零后。
每个人写作的初衷不同,年轻作者多是冲着自媒体带来的经济效益,有人全职写作,以此谋生,竟然月入过万。更多的是兼职作者,期望写作成为副业,多份收入锦上添花。退休人群的写作,多是分享感悟,记录生活,有退休金保障的同时在文字里生香。
关于如何写作,每位作者分享的内容各有不同,有人建议必须死磕到底,坚持日更,用数量突破质量。
有人又说坚持日更是没有质量的虚假勤奋,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如同辩论赛场的正反两方,文字不同于数字,没有绝对,各自陈述观点,都好似各有道理。
有人创建公众号一月就收获大量粉丝获取流量,产生效益。有人辛苦两年可阅读量寥寥无几。看来每个领域都有获胜的法宝,当然一定的写作功底是基础要素。
在此领域的写作高手,已开始卖课教授,关注到一老师有关散文写作的授课,全年每周一次讲课,学费近两千,承诺可以通过学习帮助作者达到公开发表38篇文章才算毕业,否则下年度可免费继续学习。
自己目前的水平确实需要老师指导,虽然明白自己写作目的不是变现,但还是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笔下生花,达到书写的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一时按捺不住想要报课的冲动。
手机存储购买的书法课,国画课,平日里已是忙碌到时间不够用,不要总想着买课了就可以使自己提高,什么都想要,反而结果什么都不精。
记录这篇文字,一边舒缓了面对雨天的烦躁,一边又劝说了自己,不满目冲动购课,突然顿悟,不要把写作看得过分神秘,虽文笔平平,但通过文字有疗愈功效就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