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这一节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对「重复投资」这四个字的理解更深了,「重复投资」分为两部分,重复投资=重复+投资。
在我看来,理解这四个字背后的道理,对于人生和企业经营来说,都是「无价」的。因为,无论是做人也好,做企业也罢,归根结底一切行动最终服务于「积累」这两个字,因为积累才能形成『资产』。积累的过程也就是「重复」的过程,即:重复投资→积累→形成资产→重复投资……
还有一个与理解「重复」的过程同样重要的是:选对投资标的。
对于个体来说,有形的部分也就是你这个人本身,无形的部分也就是你的名字和你的样貌。对于企业来说,有形的部分是具体的产品,无形的部分是品牌,具体地说是品牌logo和品牌名等。有形的部分终有一天会消失,但无形的部分会以文化的形式传承下来。
一、重复
华杉老师讲道:“品牌资产来源于重复投资,如果能重复投资一百年,再普通都是品牌资产。如果用一阵子又换一个,用一阵子又换一个,那就没有积累。”
这句话让我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积累品牌资产第一重要的是:重复投资。也就是说,积累品牌资产的关键,首先不在于积累什么「品牌资产」,这个「品牌资产」看起来怎么样,普通还是完美;而是:重复投资这个『行动』。要先明白「重复投资」这个行动,然后在重复投资这个行动的基础上,构思积累什么样的『品牌资产』。
其实很多时候都处于「本末倒置」的状态,也就是,追求一个完美的「品牌资产」,但没有行动或是瞎行动,而不是「重复投资」。
「重复投资」,最重要的是『重复』,「重复=不变+持续」(也就是华杉老师讲道的「吃药三原则」:“药不能停,药不能换,药量不能减”);其次是明确「投资什么」、『怎么投资』。
我在这里体会到,「重复」是人生的真谛。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活在「重复」中,这是星体运行的规律,四季更替、昼伏夜出。也就是说,人生是由大部分的『重复』+小部分的「变化」构成的。『变化』是未知的、不确定的以及不可控的,而且它在人生的占比是很小的。那么,对于人生来说,最重要且有可能把握的也就是「重复」的部分,而且『重复』的部分在人生中的占比很大。
这里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也就是,人因为「变化」本身的“未知、不确定、不可控”的特征,使得人在经历「变化」时,会因为『变化』的特征而产生“不安、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这些情绪和感受放大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对『变化』的认知,以及「变化」在人生中的实际占比。这就会造成,为了避免「变化」带来的情绪和感受的出现,我们投入了太多「注意力」在人生占比很小「变化」上,而忽略了在人生中占比很大的且真正对人生有影响的『重复』的部分。这本质上是「注意力」放错位置的表现。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第181页讲道:“我们每年、每月、每周、每天重复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我们要把人生活得尽量地重复,这才是滴水穿石,坚持不懈,日日不断。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什么叫主旋律?’一首歌里面不断重复的那部分,就是主旋律,其他不重复的部分,就是不重要的。”
这让我明白,『重复』是最重要的,「行动」也就是有限的资源,要投入在『重复』的部分,并将「持续改善」的思想融入在行动中,也就是持续调整和优化「重复」的部分。
二、投资
华杉老师讲道:“传播的第三原理,叫“信号能量原理”。第三原理和第一原理是相关的,第一原理我们说,传播的基本原理是刺激反射原理,发出刺激信号,谋求行动反射。这个第三原理就是说刺激信号越强,则行动反射越大。巴甫洛夫整个理论的基础,就是两句话:第一,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行为;第二,刺激信号的能量越强,则反射越大。信号的能量用在广告的媒体上,就一句话,信号越贵,能量就越强,媒体越贵,效果就越好。这个原理也是一个底层逻辑,是经济学对广告的解释。经济学对「广告」的解释,两句话:第一句,广告是企业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给顾客发信号;第二句,信号必须足够贵,如果信号不够贵,则信号无效。”
谈到「投资」,首先要意识到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所能调用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在『投资』的策略中,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中的最大效果发挥出来。也就是说,虽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要把『资源』本身的最大效果发挥出来,也就是物尽其用。要做到「物尽其用」的前提是要对「物」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企业经营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运营;另一部分是对外做品牌。(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第539页讲道:“企业内部是经营活动,企业外部全是品牌,企业为大众所知的所有信息都是品牌。”)
在做品牌中,花钱的部分其实是做营销传播的部分。既然要做「营销传播」就要明白『传播』的原理,也就是华杉老师讲道的『传播三大原理』,①刺激信号原理(刺激反射原理,发出刺激信号,谋求行动反射)、②播传原理(传播的关键不在于播,而在于传,传达率)、③信号能量原理(刺激信号越强,则行动反射越大)。
华杉老师的解读,首先让我看到,谈到「传播」不能就传播学本身而言,『传播学』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同样的,对于「广告」的理解也不能基于『广告学』,而是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
其次,我明白了做「传播」行动要基于『传播三大原理』去策划和构思。首先要明确第一点,传播的目的是:谋求消费者的行动反射(行动反射的程度与发送出去的刺激信号的能量大小有关);第二点:传播的关键在于「传」,也就是传达率,而非到达率。也就是说,对『传播』活动的构思和策划要围绕这两个基本点展开。
华杉老师讲道:“信号能量原理其实也可以解释关于品牌营销传播的一切工作,我们研究超级符号,研究口语套话,不也是为了获得文化母体的原始力量,获得那个洪荒之力吗?所有的创作都是为了聚集最大的信号能量。在传播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传播是进一步把能量放大,投最贵的媒体:在中国投春晚,在美国投橄榄球的超级碗。”
华杉老师这里的解读,让我理解了「营销传播」最底层的原理,即:信号能量原理。
上一节我明白,创意产品与传播之间关系,创意产品是传播的对象,在「营销传播」中是传播的上一个生产环节。
这一节让我明白,「创意产品」创作逻辑是:“聚集最大的信号能量”。那么在创作/生产「创意产品」的时候,要思考的是:信号能量从哪里来?信号能量有哪些?如何把这些信号能量聚集起来?
信号能量的来源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品牌自身的能量(不花钱的);另一方面是外界传播媒介带来的能量(花钱的)。品牌自身的能量来自于「文化母体」,也就是“品牌自身与生俱来的戏剧性”里蕴含的能量;外界传播媒介带来的能量与媒介本身的价格有关,价格越高,信号能量越强,媒介的价格之所以贵是因为媒介本身蕴含巨大的能量。
聚集信号能量的方式,首先要明确信号能量以什么形式呈现?其次是如何对信号能量进行「编码」,也就是用什么样的容器把信号能量打包装起来,以及用什么方式打包。信号能量以信息的形式呈现,最常见的信息载体是:词语和符号。词语和符号在「品牌」方面的运用形式是:品牌标识和品牌口号。这里回到了一开头写的企业「无形的资产」上。
「传播」也就是借助信号能量高的媒介进一步放大信号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