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网络初17中19 坚持分享第604天 20210404周日 第四期约练挑战计划 第13周3次 共211次
一、师德
1.以人为本。讲师以学员的需求为中心,以邀请单位的需要为中心,更重要是学员的需求为中心。人的压力源:现实、认知、身体。以关注正向看到难得的思维去教育孩子、调整自己、与人沟通,就能帮助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就是最大的减压。 以受众为中心不是讲师自己感觉好,他们需要的才是最好的,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 培训时到时间就结束,不要拖堂,准点结束。
2.是否真正的喜欢站在舞台上。站在舞台上要有灵魂,如果不喜欢就没有灵魂。如果不喜欢的话就找些意义让自己喜欢,给自己树立更多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真真正正的传播出去,以无私成就有私,多想通过我们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获益,“无欲则刚”。没有更好的为对方着想,对方对讲师的信任认可就不会高。首先要有一颗非常好的助人之心,发自内心的想帮助别人。
3.真诚、利他。如果让对方感觉你是商人,这样的感觉就不好了。讲师要让人尊敬,不要考虑我们损失了什么,要多想对方损失了什么。大道至简,“慎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员有更多的收获和成长。讲师还要学会如何去带领学员成长,愿意给学员的成长操更多的心。你为对方着想,对方才会认可你。
4.几不谈。不要给人留下话柄。从一开始就要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羽毛就是职业生命。不要给自己加莫须有的头衔。受众不看你的头衔,他看你是否对他有用:一是你讲课对他有帮助,二是你这个人特别热心。并非讲课时才是讲师,后续在生活中也要对人有帮助。要避嫌,不要让人怀疑你的人性。咨询伦理的第一条就是“以来访者的福祉为第一位”。讲师要以受众的福祉为第一位,如果根基不稳,就歪了走不远,要一身正气不要铜臭气。莫谈国事、政治、宗教、敏感话题。谨言慎行、师德为上。讲师要保护好自己,啥角色做好啥事,把自己的课讲好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敏感话题:当前热门话题,不要凑热闹。多元社会,观点不同。做为讲师要受得住别人对你的赞美,不要把自己当成别人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分享的态度而不是专家的态度,只是在某方面多学了些并不一定比别人强,把自己当成上位者时会让人反感。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留存本真,不让内心迷失。不要标新立异讲敏感话题。学会用软化的语言去讲,态度坚决而语言软化,人性特点是越不试图控制越容易达成,因为你给了他自主选择的权力。坚信世界多元,各有道理;他们是自己的专家;在自己的领域都是很厉害的。焦点的思维没了,讲课会特别招人厌。(如“一个问题背后的孩子一定有两个问题家长”) 人性就是明知我不对但你不能说我,要替对方圆场、共情。建立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把受众当成积极思考的、愿意成长的人,能看到难得,随时给予肯定,人都是趋利避害,接纳、欣赏、理解的态度,不时给予欣赏反馈的态度,不要扩大仇恨。讲课也有团体咨询的作用,给大家力量信心。讲师自己要着重修炼足够的接纳欣赏他人。
二、讲课的类型:
讲座、沙龙、工作坊、带团体、微课、直播等。
1.讲座。讲师要具备极强的控场能力,随时调动全场跟着自己走。咨询是开放性问题,往深处走;讲课是封闭性问题,往广处走。开场黄金三分钟,一开始先模仿,后来再创新。
2.沙龙。很多心理学的小课程都以沙龙的形式来做。形式:无结构(自由谈)的形式特别考验带领者的能力。越是时间短的课,越要给“术”的东西、具体实操的东西,否则对方感觉没有收获,把精髓的东西给到对方。越时间长的课越要给些“道”的东西,坐而论道。开场时用话术让受众觉得有事干。
沙龙时间:1.5——2小时,晚上或周末。一般晚上不要过9点。
方式:要让受众感觉有干货又有收获。2小时的沙龙,1小时讲1小时讨论。干货:理念、金句和问句。收获:结合实际讨论所获。20来人比较理想,人数太多不好照顾到每个人。开场见面的第一场就讲“聚焦正向”:讲为什么要聚焦正向,有时间时可讲与规则并行。
讨论时的问句设计(常规性的):(1)今天的课程让你感觉印象深刻的点儿有哪些?(2)让你联系到了实际中的哪些情况?(3)对你的启发是什么?(4)接下来你可能会有什么不同?(5)你的不同会带来生活中的哪些变化?如果是一个小时的讨论就用5句,如果是半个小时的讨论就用3——5句。分组:4、5个人一组比较好。同质化团体(更能放开,更能相互支持)、异质化团体。如果讨论1个小时,进行40分钟的讨论,留时间给小组代表分享和老师答疑、总结。学员讨论时,讲师要转场(以接纳的态度提醒学员参与)。
无论哪一种课程类型都需要积累要擅长。有一碗水就给受众一碗水,会什么就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