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这是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认识你自己”,在古希腊的意思是要人自知,知道自己是人而非神。神是无限的,而人是有限的;神是永生的,而人是短暂的;神是自由的,而人是有所依恃的。这世间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子女,更没有完美的恋人,看清事物本质,不要假设所谓达成某种状态才是理想的状态,就算打成了也不会理想,你还会有另一个理想状态,如此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遗憾终生,入土都不能为安吧。
前半生,一直追求自由,完美,精神高度一致,也曾经历了想买就买,想走就走的阶段,快乐吗,短暂的快乐,与精神无关,买完了就不想再看了,旅行回来了还在原地,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改变任何状态,我的人生被周围人羡慕着,却被自己烦恼着,然后别人还说你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冷暖自知啊。
也曾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以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结果精神是高度统一了,却被现实打得一败涂地,发现所谓的精神跟金钱的烦恼比起来什么都不是,于是,放弃了金钱的同时也放弃了带来金钱烦恼的人。
回守过往,这不都是认知偏差带来的烦恼吗?早知情绪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就不会寻觅半生了。
在古希腊,许多哲学家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当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为”时,他的回答就是“认识你自己”。
雄辩智慧者如苏格拉底,在每一次辩论结束时,总是难免要谦卑地说道:“我所知者,即是我一无所知。”为什么这样谦恭得令人畏惧呢?正是由于他愿意真正地面对自己,认识自己。
尼采也认为“自我”实在非常神秘,他在《道德的系谱》的前言中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
为什么连大哲学家都感到怵惕难解的命题,却还有那么多人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呢?如果不对自我时刻保持警觉与怀疑,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由此,可以延伸出连自己都不一定了解自己,那又凭什么肯定地说你了解他人呢?对于“了解”,应该就是一个哲学范畴的问题,并且没那么容易回答或者做出判定。
人还是要认清自己,我们既不是先知,也不是哲人,更不是神,在认知这件事情上,大概只能不断学习,不断前行,未来不可知,未来都是无数个现在堆积而成。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接纳自己,而不是对抗或者忍耐,是全然地接纳来自于自己的,痛苦,快乐,完美或者缺陷,所谓执念就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与自己和解吧,任何时候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