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凭借一张嘴,收复齐国70多座城池,却惨遭齐王烹刑
汉王四年戊戌初(公元前204年11月),刘邦命韩信率军向齐国进发,但因为刘邦夺走了他的军队,他只能自己再想办法凑人手。结果搞到最后,后主动请缨的郦食其,反而比韩信更早出发,而且已经抵达齐国。
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轻而易举的收复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说服了齐王投降刘邦。但是因为信息不通畅,导致韩信在蒯彻的说服下继续攻打齐国,而郦食其也因此被齐王给水煮了。
现在的齐王叫田广。齐国英雄,俱在田氏,自陈胜王起事以来,齐国的国王走马灯也似的换来换去。但无论怎么换,换上来的齐王始终是姓田的。田广亲切接见了郦食其,听这个说客忽悠。
郦食其开口了:“大王,给你出道智力题:你可知道,这天下最终归谁所有吗?”
田广:“不晓得,请先生告诉我答案。”
郦食其:“这天下,必然是归属汉王。”
田广:“证据?先生这么说,可有证据?”
郦食其:“大王想要证据,就请先再回答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夺得天下?”
田广:“这个……我更不知道了。”
郦食其:“那么我来告诉大王吧:得人心者,得天下!”
田广:“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没错!”郦食其重重地一拍手,“历史的规律,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既然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歧义,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得人心这个关键指标,给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做个打分评比,比一比谁的分数高,谁的分数低。这个天下,必然会归属哪个得分高的人,不知大王以为然否?”
田广:“打分……好新鲜呀,请先生打分来看看。”
郦食其:“好,请大王听我一一道来:“我们从开头说起,灭秦时,汉王先入关中,得一分。楚王却违背盟约,不封汉王为秦王而改封汉中王,楚王的负一分。
“楚王以下犯上,流放天下共主义帝并暗遣人于江心截杀。而汉王却痛哭流渧,起兵为义帝复仇。汉王加一分,楚王减一分。
“以上两条是从道义上来说,汉王总分得二分,楚王是负二分。现在咱们再来比较他们的人品:“汉王收聚天下兵卒,立诸侯的后裔为王,得到财物分给士卒,跟天下的人同享财利。而项羽狼子野心,自私自利,立了战功得不到奖赏,打下城池也没有功劳。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追随汉王,而讨厌楚王。于是汉王再加一分,三分了。楚王再减一分,负三分了。
“比过了人品,再来比较双方的能力:汉王平定三秦加一分,渡过西河加一分,攻占北魏加一分,井陉灭赵加一分,夺得敖仓加一分,阻塞成皋加一分,扼白马津、阻太行道、扼飞狐口,再加一分。汉王每加一分,楚王就减一分。目前汉王得十分,楚王的负十分。”
郦食其掰着手指,跟齐王计算完毕,问道:“我已经替大王把汉楚两边的优势劣汰,分析到了不能再清楚的地步,请问大王,面对这鲜明的比分,你何以自决呢?”
齐王吓呆了:“那……我该怎么办?”
郦食其一拍大腿:“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立即表态向汉王投诚,这样齐国就可以保全。否则的话,惹火了汉王,派军队打过来,他那边又加了一分,齐国可就不复存在了。”
齐王说:“好,我已经命了华无伤和田解两位将军,统帅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前去迎战汉军。现在我听你的,把军队全部撤回来了,再派使者去汉王那边表态效忠。”
郦食其大喜:“这就对了嘛。”
于是齐王田广决定归附刘邦,就摆下酒宴,和郦食其喝了起来。就这样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口才好的人,会说话的人,是多么的有优势,郦食其就是因为和齐王流利的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不仅讲得清楚、而且动听,齐王很乐意接受。
这时我才明白口才好的好处,它可以使原来不认识的人携手共谋大事,可以让不感兴趣的人互相了解,还可以替人排除纠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仅能够医治他人的愁苦和忧闷,也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得到快乐呀!
但是口才可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可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郦食其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了得的口才,我相信他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努力。他的口若悬河、能言善辩都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哟!所以如果我们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口才很出色的人,就多加努力练习吧!
还有一点就是郦食其之所以能说服齐王,其实不仅仅是因为郦食其是一个出色的说客,还是因为他对时局分析的很透彻,他明白怎么说才可以打动齐王。
比如他分析刘邦和项羽两人的能力,两人之间的对比,先从得人心者得天下开始,下面的所有分析都是围绕刘邦是得人心的,项羽是失人心的,不管怎么算,都是刘邦这边占有优势。如果齐王要投降的话,就只能投降刘邦了。
如果齐王不投降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被韩信给灭掉,但是齐王要是投降的话,一个是选择刘邦,一个是选择项羽,既然郦食其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那么怎么选择已经是明摆着了的。
所以说郦食其能够说服齐王,不仅仅是有口若悬河的能力,还有着对时局的透彻分析,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缺了哪一个,齐王都是不可能投降刘邦的。可惜的是,郦食其也因为这件事情被齐王给煮了,就是因为韩信在听说齐王投降之后,在蒯彻的建议下继续攻城。可以说是成也一张嘴,败也一张嘴。对此,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