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旅 第509天:《论语》中的真知灼见(139)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16.12》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人民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人民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千驷:四千匹马。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首阳:山名。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兄弟互让君位而出逃。周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终于饿死。
本章说明对统治者的历史评价在于人民的口碑,这是一种先进的历史观。齐景公贵为君主,生前有马四千匹,权势豪富煊赫一时,而死后却寂寞非常,民无称戴。伯夷、叔齐生前采薇而食,死后却以其精神流荡人间。可见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外在的财富,而在于其内在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