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许昌市“十四五”第四期市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专项培训活动,今天的第一场专家讲座是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纬虹老师带来的教学思想方面的专题讲座《素养导向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发展趋势》。
王纬虹,研究员,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库首批人选,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原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王纬虹骨干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硕士兼职导师,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讲座一开始,王纬虹老师请老师们分享自己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经验、成绩、困惑、问题和观点。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柴志娟老师分享了自己学校重点抓家常课,提高课堂学习质量。襄城县麦岭镇岗西中心小学的刘亚辉老师谈到他们学校是从高效课堂、课堂提问、合作学习、通过情境化的教学引导、课堂评价等五个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王老师的讲座围绕着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和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趋势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王老师站位很高,从国家政策到专家解读,向我们解释了新课标的基本内涵:一个核心、两条路径、三有目标、四大突破和五项对策。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呢?王老师介绍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引用了大量专家的论述,提出了需要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教学方式变革行动、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教学评价牵引行动、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落实新课标。
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有:教师可以少讲一些、课堂改革重在小组合作、从“传递中心”走向“对话中心”、摒弃捆绑式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学过程正在被学习过程替代。又介绍了顾明远、吴春来、钟启泉、田慧生、成尚荣、曹培杰等专家老师的具体实践。王老师深入浅出的阐述、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厚的知识储备、开阔的教育视野,让学员深深折服。
最后,王纬虹老师用“素养导向立新意,立德树人需情智、小处着手大着眼、课标教材建体系”四句话,为成员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讲座结束后,鄢陵县实验小学赵梦老师进行了交流分享。她把今天上午的学习收获总结为两个字:想和做。赵老师表示,每次培训都是思想的沉淀与升华,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教法,今后将会以新课标为基准,加快思想的转变,勤学深思多研,把课堂改革落实到行动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午,由新乡市新区小学副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李国胜老师为老师们讲授《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李老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曾获省优质课一等奖,主持参加省级课题9项,并获省成果一等奖,先后在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文章10多篇。
李老师指出,课程方案的此次修订尤其强调加强课程综合,不仅强化学科(2022年版)内知识整合,还强调发挥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大功能,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李老师从以下两个问题明确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和重要性:
一、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某一研究问题为核心,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形成深层知识理解的必要环节。跨学科主题学习,落点在“学习”;“跨学科”是路径;“主题是载体”。
二、为何要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
1.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跨学科学习体现对真实世界的关怀。
2.推进教学方式变革。自觉实现课程的素养转向,从培育学生素养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课程及育人价值。不是培养知识技能的组合板,而是培养能够创造美好未来。
3.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学生成为能动地改造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人。
本次讲座李老师不仅让我们理解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还以自己学校为例展示了他们的做法。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对跨学科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李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在当今社会,问题往往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单一学科的知识难以全面解决。跨学科学习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们了解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需要明确的主题和目标。主题应具有吸引力和现实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构建一个有机的学习框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
最后,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探究。这也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跨学科教学活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积极尝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跨学科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我们相信,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新学期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
许昌实验小学的杜世杰老师谈到: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先明确目标,即体现新课标精神、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增强实践和探究能力。明确这些目标后,再规划如何将这些精神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中。
1.选择跨学科主题
2. 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
3. 融入实践与应用
4. 评估与反馈
5. 利用外部资源
6. 持续改进
通过这些步骤,小学语文学科可以有效地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精神。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的李昊崧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分享:首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贯彻跨学科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培养宽阔的视野,形成综合不同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其次,日常教学中,跨学科教学的切入点要精准,不要太大。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探究与完整建构。最后,保证本学科的主导地位。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分清主次,尤其英语学科,要避免变成教授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一天的学习充实而又短暂,在和专家、老师们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汲取优秀经验,携手共进,在学习的路上笃行致远,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