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看到一个例子:
哲人有一个朋友,虽然梦想成为小说家,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的理由是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所以才未参加任何比赛。实际上呢,这位朋友是想通过不写作品不去比赛这种方式来保留“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所以他的梦想至今未实现。
没有行动的梦想就是空想。如果他勇敢地去做了,或许真的成为了小说家!倘若没能成功,“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没有了,虽然会心痛,会难过,但他或许还可以选择做别的事,终究是有改变和发展的,而不是一生做着小说家的空想。
大多数的我们也像这位朋友一样。为了保留那样的可能性,而不愿意去采取行动。
常常看到喜欢一个人,不敢向对方表白,害怕表白了,连朋友都没得做。表白后的结果无外乎两种,要么拒绝,要么接受。如果拒绝,那你也可以死心了,不用每天辗转反侧,活在“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折磨与幻想中;如果接受,你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更进一步。
心里有想法,就要去表达,去行动,这样才能带来改变。
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害怕被别人拒绝,但你应该发现过:有时,我们只是随口说说,心里并没报多大希望,但别人却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你看,你总得要有一点点行动,事情才会有发展,才有成功的可能性。没有任何行动,虽然可以保留“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我也能成功”的可能性,但结果一定是没有成功。
我们想着去做某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或技巧去做,但你不踏出第一步,你的能力和技巧又怎么去提升呢?能力和技巧都是从经历中去获得的,从今后的第二步,第三步……一步步地去修改和提升,再慢慢完善,最终你将这件事完成,至此你也从这件事上获得成长。
所以不要为了保留“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害怕失败,害怕拒绝,而停滞不前,保持现状,给自己找各种“不去做”的理由。
如果你想改变,你总得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