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来临,线下停课,从天而降的假期,我们可以这样做!
-静待花开,收好这份假期高质量陪伴计划-
疫症肆虐,每天感染的人数还在触目惊心地增长,幼儿园、学校和培训机构都接连发来延期开放通知,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特长寒假,难道我们只能消极的“家里蹲”了吗?当然不是。
换个角度想想,被迫宅在家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平日里的我们,不是扮演着焦虑的职场妈妈,就是扮演着永远缺席的大忙人爸爸,扪心自问,娃的成长,我们陪伴的时间真的够吗?而在陪娃的时候,又有几次是真正全心投入的呢?
有一句话: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这是真的。这一次,尝试用这多出来的一段假期,收获一段美好的高质量陪伴时光,是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呢!
一、关于高质量陪伴,我们需要知道的几个TIPS:
1. 高质量陪伴的前提:身体健康,状态良好
亲自带娃的爸爸妈妈都知道,陪娃是一件特别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而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又直接关系到陪伴的质量。
先说生理。
我们打算开始陪娃之前,首先需要确认自己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和体力,何谈陪娃,更不用说,高质量的陪伴了。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如果当天我自认身体状况不佳,我会请爸爸或者是我的父母,代替我来进行陪伴,而我则进行充分的休息和保养,让自己的身体在第一时间能够恢复最佳状态。
再说心理。
人不是机器,常常会被一些事情引起情绪的不适。当我们的心理状态不佳的时候,负面的情绪也会在陪娃的过程中传递给小朋友,导致陪娃陪到最后,变成娃哭你崩溃,一地鸡毛的状况。
因此,在陪娃之前,确认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调整到最佳,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温暖进行陪伴?
2. 高质量陪伴的关键:心无旁骛,专注集中
高质量的陪伴意味着心无旁骛,专注集中。在这段时间内,需要放下手机,搁置工作,暂停家务,找到一种适当的陪伴方式,全情投入地做好它。
我常常跟娃娃说一句话:一次,只做一件事。
其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虽然,作为成人,我们时常需要充当多面手,在工作中需要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情的场景屡见不鲜,但是,在没有十足把握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好的前提下,我们能做的,一定也是区分事件的轻重缓急,一件一件来处理。
工作和陪娃,说到底都是做一件事。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关键,一定是专注集中,心无旁骛。
3. 高质量陪伴的保证:放下焦虑,循循善诱
我们确保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陪伴之后,往往我们也作好了有耐心有爱心的心里预设,但是陪伴的过程,常常会伴随着焦虑状况的发生。
比如:读绘本的时候,爱提问的娃娃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直到天荒地老,我们的耐心迟早被磨得消失殆尽;
还有的时候,一起做亲子游戏,玩到一半,我们不是急不可耐:“哎呀,你快点呀!”就是指手画脚:“哎呀,你这样不对!”
不经意就成了可怕的“咆哮妈”,大人怒气冲冲,孩子哭泣连连,双方不欢而散。
这时候,请记得,放下你的情绪,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拥抱。
其实,无论是读绘本,还是亲子游戏,我们身为父母,要做的,不是急躁地干预孩子,也不是凶恶地苛责孩子,更不是厌烦之后的对孩子拂袖而去。
我们应该知道: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朵花。
有的孩子执行力强,有的孩子善于思考,有的孩子注意力很集中,有的孩子自尊心超强,有的孩子有很强的感知力,有的孩子却能越挫越勇。。。。。。
爱提问的娃意味着好奇心强,爱思考,这是很难得的。而动作慢的娃娃,往往手部的精细动作掌握的比较好,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
重点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孩子,如何调整好自己在陪伴过程的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的陪伴并不是单纯的陪伴,而是带着功利的目的。总是希望在陪伴的过程中,孩子又学到了什么知识,达到了什么目标。
然而,孩子只是一个孩子。我们对他总是赋予各种要求的背后,别忘了,他(她)象我们一样,只是个普通人。
如果不能做到单纯的陪伴孩子,也请保证,这个陪伴的过程,是轻松愉悦的,这才是我们陪伴的真正目的。
我们要做的,是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找到他(她)的相对优势和弱点,在后续的陪伴中辅以更多的引导和培育,让他(她)得以更好的成长。
4. 走出高质量陪伴的误区:不是只有近距离接触才是陪伴。
大部分人有个误区,认为只有跟孩子近距离接触,付出诸多体力的互动活动,比如全程读绘本,一直玩游戏才算是陪伴,其实不然。
小月龄的宝宝,对世界还一无所知,最需要的,是安全感。
有些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很容易安静下来,快快入眠。妈妈的怀抱最安心,能安安稳稳地陪伴宝宝睡一觉,这也是高质量陪伴的方式之一。
有些长大了一些的孩子,喜欢自己独立搭乐高。
还有一些孩子,喜欢玩过家家,或者是拿上画笔涂涂写写。
这时候的父母,就可以适度放手,坐在离孩子目光所及处,安静地读一本书,或是处理一些简单工作文档,偶尔关注一下孩子是否有需要,各自安好,和谐共处,这也是一种高质量陪伴。
还有的时候,孩子已经可以独立阅读,那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各自挑一本心爱的书籍,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营造一种温暖、愉悦的共读氛围,这不也正是高质量陪伴的目的吗?
二、疫症来临时的高质量陪伴,具体要怎么做?
1. 养成定时作息,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疫症没有特效药,自愈全靠免疫力。
有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人人自危的此刻,显得犹为重要。
这个多出来的假期,对于健康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我们可以利用线下无课,学校延期的这段时间,要求自己和娃一起,养成每天定时作息,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不能外出,我们在家可以选择一些在家里就能做的简单运动。
大人可以利用KEEP等APP练习一些瑜伽和有针对性的腰腹减脂运动,孩子则可以尝试做一些仰卧起坐、跳绳和身体伸展运动。
甚至还可以趁着这个假期,尝试跟孩子一起练习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啊!
2. 请爸爸适当参与陪伴的过程
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爸爸的适度参与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爸爸代表了勇敢、有活力、不怕挫折。
经常与爸爸相处的孩子,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更加自信、敏捷和大方。
女孩子一般都会相对娇气和害羞,但是如果在陪伴过程中,爸爸多多鼓励和帮助孩子的话,小女孩也会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的。
而男孩子们,因为有了爸爸的陪伴,也会更加勇于尝试,完成更高难度的任务。
爸爸的适度参与可以补偿平时缺失的父爱,有利于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孩子是我们共同的结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谁的爱,都会有遗憾。
平日里爸爸总是缺席,那么,就让这个假期让孩子们和爸爸之间好好培养一下感情吧!
其实,爸爸的陪伴,在孩子的心里也同样重要和充满乐趣。甚至,有些孩子通过和爸爸玩某些特定的游戏,才发现爸爸是“超人”,也发现爸爸原来“超历害”!
所以,孩子和爸爸的感情,都是通过陪伴的过程,才会越来越深的。
爸爸的适度参与可以减轻另一半的负担,让夫妻关系变得更加完美
作为妈妈,我们可能都遭遇过“丧偶式育儿”,经常觉得爸爸就是个猪队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在陪娃的过程中,完全就是个添乱的主儿。
谁不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呢?虽然他只是个新手,但是,也许他只是缺少尝试的机会。适度放手,才能让他从一次次的练习中,成长为我们陪娃的好帮手。
所以,只要我们好好加以利用,这个大男孩,也可以是一个宝藏。
更何况,有了他的参与,他才能真正地体会带娃的不容易,从而更加心疼另一半,珍惜另一半。
3. 养成严格自律,执行具体计划的好习惯
万事开头难,计划来帮忙。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是早就摆脱了年少无知的随心所欲,也绝不会将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当作人生目标的。
而一个成熟又自律的人,对于如何过好每一天,必定胸中有丘壑,万事有计划。
下图是我寒假的陪娃安排,仅作参考:
一个好的计划,能避免一个好的想法永远停留在“想”,也会令我们陡然发现,我们的人生会因为这计划多了一些生命的意义,甚至带来无法预计的成就感和惊喜。
但是,制定计划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a) 计划要切实可行
计划一定要制定的切实可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衡量和评估,如果制定了计划,实际上却是根本做不到的,那这计划定的是没有意义的。
以陪娃计划举例,我们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娃娃的作息和我们自己的作息规律,尽量不要打破原有的作息规律,否则,好不容易制定的计划很容易中途就夭折了。
b) 计划要具体清晰
计划一定要具体和清晰。
比如:陪娃的计划,我们首先要考虑希望这个计划持续多久,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可以把目标设置为:一天内读完多少页绘本?一天复习几个英语单词?一天亲子运动多少分钟?
建议将计划细化到小时,分段式投入,各类环节有张有弛的安排,预留出一部分自我调整和学习的时间。
这样,既能给娃带来高质量的陪伴,又能达到自我放松和提升的目的。
c) 计划要有调整空间
计划制定了以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实际操作下来后发现执行有难度或者是有时间冲突等问题,那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计划并非僵化到底,而是帮助我们能把生活过得更有条理。
建议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要将所有时段都安排满,留出一两个时段为机动时间,这些机动时间可以避免计划整体都要修改的被动情况,同时也能让我们后续遇到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4. 别忘了,给娃和全家普及有关这次疫症的重要信息
结合各类疫症信息,给娃和家人做一次疫症知识的普及。
让娃认识到病毒、细菌、人体等方面的相关科学知识,同时让娃娃知晓,疫症来临时,我们需要如何应对,辅以如何消毒,如何洗手,怎样戴口罩的具体相关内容。
这无论对娃,还是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关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机会。
有关此次疫症,早有能干的宝妈绘制了科普的PPT,
我截取了一些图片列示如下:
原文地址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LN_7SLwkz21rRIfIiwb11w
(特别申明:以上图片转自微信公众号:安潇)
写在最后:
希望身为父母的我们,面对疫情爆发的危机时刻,不慌不乱,保护自己。好好利用这个多出来的假期,把高质量陪伴变为家庭的“例行公事”,生活常态。
陪伴的品质,并不仅仅依靠时长来衡量决定,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双方都愉快、丰富和温柔有力量的感觉。
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感知到,岁月的静好,生命的宽度。长假期间,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辛苦了!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继续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