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知道生命就如火车会有到站的那一刻,只是早下车还是晚下车。却仍然为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努力,这或许是人活着的生命意义。可能出于这种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去认真考虑生死离别的方式。实际,生死问题是每一个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完整的生命人体或许就是这么一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活在青春期前之前或许是最无忧最快乐的阶段,可是并非每个人的儿童都是快乐的、无忧的。张文质老师强调的一句话:“童年的幸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有母亲足够的陪伴就意味着有足够的幸福。陪伴就是爱,没有陪伴,就没有爱。”可能有的人童年是空白的白纸、有的可是模糊的纸张、还有的就是多姿多彩的画面。很庆幸,我的童年都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陪伴下度过。而父亲则是忙于各种事情,一年只见上两次面。小时候,老师喜欢问:长大后,你想成为一名........。我的同学都会说:老师、科学家、航天员等等。而我心里默许的答案是成为一名航海员,希望每天起床能看到海上升起圆圆的太阳。可能是每次见到父亲,父亲都会跟我讲他航海时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让我内心也有了这么一个小时候的职业规划。我更希望童年的幸福是母亲父亲的共同陪伴。
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有那么一段美好的回忆,小时候的淘气,年少时代的幸福,或是取得好成绩的那一瞬间,运动会比赛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瞬间。美好回忆,简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