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吃饭
吃,在老百姓的生活起居中,到底占有多大的位置?“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足可以概括。您若再问,到底有多大?天有多大,“吃”所占据的地位就有多大,这个比喻不用再多说吧?
老百姓一日三餐,从早餐开始,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吃饭这样的话题有关。就拿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习俗来讲,一句“吃了没”,或者带有京腔的味的一句“吃了没,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候语,却非常的接地气,瞬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总感觉这样的见面问候语大过蓝眼睛的那句“Hello”.每每将这段话讲给老公听,他都会开玩笑的告诉我,这一句话,应该改成世界通用语。
吃的文化博大精深。
对于喜欢追剧的我来讲,除了貌似《甄嬛传》、《父母爱情》《闯关东》这样的良心制作大剧能吸引我的眼球,对于其他类似纪录片的节目一般我是不看的。但《舌尖上的中国》却成为唯一吸引我的纪录片,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唯一追的纪录片。讲真,这部纪录片堪称良心制作。那段时间对我来讲,比追剧还要疯狂,从舌尖上的第一部追到最后,每次看完都口水流了一地,当然,看完后的心情是愉悦的,兴奋的,欣慰的。每次都是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下厨房,即便在炎热的夏天,这种心情依然影响我,让我心甘情愿的为家人炒菜做饭,不厌其烦,老公每每看到餐桌上丰盛的饭菜都会幽默的讲,他要真心感谢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团队,让他能吃上如此丰盛的饭菜。更要感谢这部纪录片,填满我所有的闲暇时间,不再找他的麻烦。你看,一部良心剧,不仅拯救了一个人更年期的灵魂,还成全了一个吵闹的家庭,一举两得。
话说回来,我喜欢《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吃货原本的喜欢,更像看到橱窗里漂亮的衣服一样,不简单的喜欢这件衣服的款式和颜色,而是模特通过这件衣服所展现的精气神,深深的吸引了过往的我。《舌尖》亦是如此,它不仅记载了每一道美食,更重要的是,它所传承的精神和爱,让人感动和震撼。对于中国的餐桌来讲,吃饭,那是感情的发源地和媒介,这点是欧美家庭无法理解的,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吃饭就是吃饭,一顿刀叉噼里啪啦,温饱问题解决后,该干嘛干嘛。而中国的餐桌,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碗粥就是一个篇章,每一个食物都是重要的传承。
你看,每个家庭里,厨房永远是爱的发源地。从热气腾腾的早餐开始,早起的妈妈欣慰的看着孩儿们吃的兴高采烈,那每一碗粥都包含母亲对孩子的爱。你看那出差归来的丈夫吃着媳妇煮的一碗清汤面,瞬间感觉爱意暖暖,家永远是爱的港湾。前段时间,微信圈转的比较流行的一个图片,小时候不晓得妈妈为什么起来那么早,等有天自己为人父母才知道,叫醒他们的不是闹钟,而是责任,父母宁可牺牲自己睡懒觉的时间,也要给孩子们做上丰盛的早餐,你说,饮食,是不是承载了厚重的爱?
前两天,姐妹发圈,说每一次包馄饨都想起小时候,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爷爷都会包一大锅的馄饨,出锅时放上紫菜,虾皮,再滴上几滴香油,每个孩子盛一碗,对于年少的她来讲,那真是无比的美味,即便现在已成年,这种美食的记忆,依然记忆犹新。而今,她将这份爱延续给自己的孩子们,每天早餐给孩儿们煮上一碗馄饨,看着孩子狼吐虎咽的吃完,对于一个家庭主妇来讲,那是最好的嘉奖。
拿我自己来讲,孩儿们外出上学,我每天牵肠挂肚,想的的最多就是吃的饱吗?穿的暖吗?而对于其他家庭比较看重的学习成绩而言,吃饱穿暖才是我最关心的话题。所以,孩子们只要回到家,我就像陀螺一样,一日三餐安排的异常丰盛,每次看到孩子吃的圆鼓鼓的肚子,才算心满意足。
你看,食物最能实实在在的表达大人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最质朴,最实惠,也最纯真,而且这种爱,一代一代,经久不衰。
咱姑且不说老百姓的餐桌。就是上班族也是如此,中国的文化中,谈一笔生意,怎么谈?除了在会议室或者办公室等特定的场合一本正经的交谈,也会气氛愉快的以吃饭为媒介,一边吃一边谈,饭吃的愉快了,当然业务也就谈成了。酒桌文化依然博大精深。
吃的形式多种多样
就我而言,我最喜欢的职业是厨师。
我觉得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尽管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即便是同一老师教出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因为炒菜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它可变性太强,不仅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炒锅的质量,比如配料的发源地,比如油温的高低,再比如燃气的热度等等,还受厨师当事人心情的影响,心情好和心情坏炒菜的味道截然不同,因为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难度就较其他行业不同。
中国的炒菜那当真博大精深,你看那西餐,就像配餐一样,固定的模式,零知识零水平的人,稍微简单培训就会操作,固定的模式,固定的味道,大差不差。但中国的炒菜文化却不一样,就像厨师的帽子高低一样,一样的鱼香肉丝,告诉你一样的配料,10个厨师炒出的味道就是十种口味,那句话怎么说来?十个人就有十个哈姆雷特,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适用于此。
当然,我最喜欢的是面点厨师,你看那面在厨师手中就像被施展了魔法一样,变幻多样,形式多样,或圆或扁,或长或短,总之让你眼花缭乱。中国最传统的面点莫过于馒头、水饺、面条和烙饼。对于一个有着20多年厨艺的我来讲,很惭愧的说,我所列举的这几个,擅长的就是馒头、水饺。说起蒸馒头,这话还得追忆到15岁那年,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就非常的喜欢学和面,揉面,蒸馒头。对于母亲而言,家里农活那么忙,真心没有时间教我怎么做,别看我自诩文艺青年,对于学东西这件事情上,很真实的讲,挺愚钝的,所以,在那个年代里,母亲没有多少时间和耐心教我,在她眼里,她教我怎么做的空,自己就利索的把所有馒头揉完进锅了。
当然,我并没有气馁,世界上不是还有一个词叫“自学”,没人教我,我就在上课的间隙,拿着一团废旧的纸自己慢慢的揉捏学会了揉馒头,当然也在实践过程中,一点点揉的馒头没有了褶皱,揉的那馒头那叫一个鲜亮好看。对于和面这件技术活来讲,我就像相声素材里所讲,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盆小了换盆。当然,最终也学会了。
对于水饺,我是很有发言权的。
水饺是啥?还用多讲吗?这在北方是很传统的面食,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不叫水饺,叫扁食。很不谦虚的讲,我会好包好几种花样的水饺,比如最传统的金元宝样子,比如辫花辫子等等,掐指算起来,我会至少五六种,当然,这些都不是母亲教给我的,我在家,疼爱我的母亲很少让我动手做饭的。所有这些都是在参加工作后学会的,我用自己亲身经历验证了“社会是一所大学堂””。
当然有所骄傲的,就有所不足的。
对于我所讲的面食中,我最不擅长就是面条和烙饼。对于这两个来讲,我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别看我自诩文艺青年,还自诩非常擅长做饭,但对于这两样来讲,那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有的人就说了,你不通,你就学呗,事实是,学了,但学不会。在学习烙饼这条路上,我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后终于缴械投降,不学了。反正有人会,比如说我那勤快的妈,再比如说我那勤快的婆婆。反正我想吃烙饼或者手擀面的时候,都会有人做,不是婆婆做,就是亲娘做,总之,这点是难不倒我。
对于烙饼来讲, 我最佩服我的娘,婆婆和亲娘,这两个娘都做的炉火纯青,堪称民间厨师一绝,烙的饼那叫好吃。最喜欢吃的就是亲娘烙的薄饼,用开水烫发的面,醒上半小时,然后再擀成小薄饼,卷上刚出锅的炒茄子丝,那简直是美味,这种记忆,一直延续到现在。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我还讲起这件事情,娘听罢,立马系起围裙,开始和面,不一会我就吃上了单饼卷茄子丝,那种久违的味道,瞬间填平所有对生活的不满和委屈,你看,爱的食物能治愈所有的矫情.....
吃,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是一种爱,一种传承,一种文化,历史弥久,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