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的日常:看见,便是自我认可疗愈的开始

春节老家野了一段时间,加上疫情反反复复,小宝的学习状态一直回不来

最近指读时很容易分心,经常指读一半突然对画中提各种问题。从刚开始耐心回答,到后面发现1本5分钟可以读完的书用了半小时,时常得占用我的学习时间。

既不忍打击他的好奇心,但又希望他指读有效果,毕竟片段式指读不利于前后理解以及语感培养。

尝试着重夸他的时间观念,借助闹钟让他有紧迫感,在过程中引导他自己发现问题。也提前告知他先把问题归置,指读后再统一回答。

有效果,但还是忍不住在指读中突发奇想。而若不回答他问题,他还会卡在这个点上过不去,可能还会闹腾一阵,双方都很疲惫。

昨晚又出现这种情况,心累时,突然看到便利贴,灵光一闪。

我告诉他,“嗯,宝宝对这个地方有问题,那我们在这里做个标记,我知道了这里有问题,等读完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而后每个他有想法的地方,我都贴了一张空白贴纸,并重复了这段话。

神奇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小宝无痛接受了,甚至自己去贴便签纸,5分钟读完了two team,同样办法1分钟完成了2本易级的牛津树。

我思考了这个过程,沟通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多了贴便签纸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可视的,是能时不时看到并从看到中感受到“妈妈看到我在这里有疑惑,等下就可以回答这些疑惑”这层诉求。

我突然想起,高效不累课里提到对暂时处理不了的事或者情绪做打包的动作。其实结果都是把这些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放在一边,我过往也是这么做。

但是多了打包这个动作,确是让自己看到自己。虽然我只是在心里想着“嗯,这件事是…,好,我现在还没足够能量去处理它,我先把它打包放在这,等我有力气了我再来面对它”并想象把它包裹好并打个结,我内心流动的是接纳理解拥抱希望,而不是逃避漠视假装或是纠结其中难受挣扎。

看见自己,不论是开心、快乐,还是难堪、痛苦、逃避,看见的当下就是被认可的疗愈。不论它好与坏,美与丑,都需要被看见。

看见后,才不会在不被看见中消耗,看见后,才有力量去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