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子提出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孟子《孟子.告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耳,弗思耳矣。”
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家学说的主流学派,也称为道统学派。
由此作为治国理政制度的设计出发点,是提倡以德治国,强调德治。
董仲舒作为儒家道统在汉武帝时期的代表,提出建议被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荀子提出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之本性都是恶的,趋利避害是本能,恶是为了自己趋利避害;如果人又好的表现,都是虚伪的、伪装的。
以荀子性恶论作为治国理政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依法治国,强调法治。
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是法家的代表。李斯作为秦国丞相,大秦律法以性恶论为出发点,推定人人都是懒惰的、没有刑法敬畏都是可能犯法的,因此大秦律法“无军功不得封侯爵”,把整个秦国变成战争机器,缺乏了德治和文化治理的作用。
3
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
同时期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他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明代心学王阳明也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心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是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于教育和环境浸染。
现在看来,告子的主张是人的可塑性,作为教育者,在人的可塑性形成中和发展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甚至决定作用。
4
《学记》第二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兌命》是《尚书》里的篇名,原文“惟教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典,在这里是“主”和“常”的意思;“学”,是指教育工作。自始至终,考虑到慎终追远,建国君民、治国理政需要始终、常常考虑和思考教育工作如何推行有效为主。
自古以来,治国理政的一个经验就是首先必须牢牢抓住和抓紧教育。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每个人生下来都需要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说明接受教育对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层意思,时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从国家建设的长远考虑,说明教育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教学,不单单指学校的教学,泛指文化教育工作。
5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治理好的时期,大多是儒法并用不偏颇。
分析中国古代王朝好的治理时期,大多是儒法并用。汉承秦制,矫正了秦朝重法治、缺了文化和德治这一翼的偏失,在汉文帝时期就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以儒家德治为道德高地和文化移风易俗的治国基本纲领。
到了汉武帝时期,高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以德治国大旗,实则汉武帝对于法治一点也没有宽松,反而更加严苛。武帝晚年的戾太子巫蛊事件,株连牵涉被杀者有几万人之多。
大多王朝在儒法天平上偏颇的时候,容易发生内乱和朝廷动荡,例子不胜枚举。
6
性善论和性恶论,曾经是诸子百家中争论的焦点。
性善论,占据道德制高点,一种是儒家的正宗道统;性恶论,为霸道者和王者内心喜欢,但口头上不好明白直说,容易落下寡恩薄义的口实。
现实中,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都有道理,需要遇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清朝赵藩在武侯祠的对联说得很清楚:能攻心则反侧自销,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说的就是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者宽的国策,应当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来确定。
从教育者来说,如果性善,则引导发育之;如果性恶,则纠偏救弊,剪去枝杈,朝向性善;如果是一张白纸,性无善无不善,则更好塑造向善。
总之,因材施教,移风易俗,引导社会朝向明德至善,让社会变得更好,永远是教育的社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