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在我印象里应该是很紧张的,就像初三快要毕业那段时间一样,早起晚睡,趴在书桌前忙碌着做题、背书。的确呀,朋友圈里有高中的老师,经常发学生早上六点进班背书,中午晚点吃饭留班学习,晚自习拼命做题的各种照片,看得我心惊肉跳的,总觉得自己家儿子没有这么用功。儿子上高中一年了,他初中毕业很顺利地考上了郑州外国语学校,听说管的很严,我也没太操心。每星期六回来的时候总感觉他很累,所以就让他多睡觉以休息为主,基本不学习,更别说刷题了。刚开始以为他不适应高中生活,想着慢慢适应就好了,一学年过去了,他仍然那么淡定。我总觉得儿子上了一个“假”高中。
暑假一开始,我们一家三口就交流了这个假期的计划,我跟老公也提出了对他学习的要求,儿子表示高二会更加努力一些。但是暑假他坚决不同意报课外班,也不上学校的网课,要求自学,可以向我们保证学习效果。我很忐忑,试图用各种量变引发质变、暑假弯道超车的案例来说服他,可是看到他委屈、倔强的小眼神,我最终还是保留意见,选择相信他,尊重他,看看自学的效果再说。就这样,“暑假”这艘巨轮启航了。
从6月25日正式放假到现在整整一个月了,整体来看,他的暑假生活确实过的还可以,充实、有序。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出去跑步,沿着池北路一直跑到西三环再跑回来。早饭后自己预习功课,看看书,做做习题。中午十一点之后就开始听听音乐、看看书,然后吃吃午饭,睡个午觉。下午三点开始,按计划看书学习,到了下午五点多,有时候会跟同学去打两个小时的乒乓球,有时候觉得太累了就不去,在家里吹笛子。晚上基本都是看世界,看哔哩哔哩网站的各种他感兴趣的东西,奥运会、古典音乐等等。最让我惊讶的是他竟然自己学会了吹笛子,一下课就要吹上一会,这一段迷恋《九州同》里的笛子部分,吹得像模像样。他对自己很自信,觉得暑假只要不翻车就是成功,哪里需要弯道超车呀。少年狂,少年狂!虽说我心里直敲鼓,但也必须豁出去随他自己安排了。
暑假生活一个月来,我有几点感受:
1.尊重和信任是良好关系的基础
我和老公都知道“良好的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所以一直很注意跟儿子的交流方式。暑假里,我们本打算让他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好好赶一赶,为新高二打下基础。可是,儿子不这么认为,他对自己高一的成绩也是不满意的,但是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到更好。他告诉我们,听网课有时候不会思考,木呆呆地听,很被动,并没有把听到的知识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自己看书啃下来的知识才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们两口子就放弃了对他必须补课的要求。正是因为我们尊重他的学习方式,相信他一定可学得好,所以这个假期里我们相亲相爱,没有任何冲突,这也让他的学习计划的实施得以很好地保证。
2.学习型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个暑假的生活波澜不惊,我尽可能的不外出,保证生活的节奏不被打乱。即便中间去单位两次,老爸生病住院一周,我也和老公换班轮流,保证家庭生活的平稳有序,不打乱儿子的学习安排。
每天早上他去跑步,我做饭,老公收拾一下就上班了。上午他在自己房间学习,我就坐在客厅里看书学习。中午他听音乐我做饭,听着他吹的笛子,我也会出来鼓个掌。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余秋雨的哪句话讨论半天,有时候也会互相背上一首古诗词,研究一首曲子。老公在家的时候也经常陪着他一起吹笛子,两个人劲头十足,整个家都沉浸在乐曲声中了。
这个暑假我有学习任务,经常看一些理论书籍,儿子看见了总是要评论一番,告诉我不要只看那样的书,要相信自己的实践经验。我做好的ppt,写好的文章,也会让他看一看,他也会评论一番。每天这样有序的生活,保证了儿子学习计划的实施,也保证了他对学习的研究和思考的深度。
3.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落到实处
以前这句话在我这里是一句名言,最近这句名言一次一次被亲身经历验证着奇效。儿子小时候学过吹葫芦丝,我还坚持让他考了九级,当时考十级的时候正赶上小升初考试,报了名也没有去成。他小时候只是会按照谱子去吹曲子,情感把握并不是很到位,现在他再去吹那些曲子,明显有了情感在里面,听得我热血沸腾。葫芦丝吹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有挑战了,就去吹竹笛。刚开始也只是能吹响而已。他每天自己休息时间就去吹,如痴如醉,尤其是沉醉在《九州同》、《象王行》这些曲子里面,无数遍的研究,无数遍地琢磨,每天的练习让他慢慢提升,一个月来,他吹奏的曲子越来越能打动人心了。儿子的进步也激励了我们,我们更加支持他,他也更有动力了,家庭学习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如果我逼着他先听课,再练习一项特长,他会有这么大的劲吗?我肯定也很费劲,现在按照他自己的安排竟如此顺畅,学习、发展特长、运动,整个人都焕发着精神力,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学习状态。
4.父母走心,孩子才会用心
父母要做好榜样。周六周日儿子起床跑步的时候,我总想多睡一会,想着反正有老公在。可是老公总在儿子回来之前就催着我赶紧起来,不要让儿子回来看到我还在床上躺着。儿子学习的时间,我们两口子都是不看手机的,以免让孩子觉得手机一直拿在手里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才去看手机。所以,为了保护眼睛,儿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也是有底线的。
真诚地去鼓励和赞美。为了看看儿子的学习效果,老公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把数理化书上的重难点看了一遍,找了一天抽查儿子功课,让儿子给他讲题。通过了解情况,发现儿子的进度不慢,确实也预习的有效果,我们俩才算放了心。对这件事,我们三个一起分析了成功的原因,让儿子说一说自己的预习心得,我们两个表示佩服,鼓励他继续做好各门功课的复习和预习。得到赞赏,儿子的学习更加自觉了,他也觉得自己可以做好。
儿子笛子吹得好,我们就给他录音,拍视频,老公还和他一起合奏,让他受到很大的鼓励。儿子后来还自己背诵古文,录制音频配上音乐,进行剪辑保存。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为了尝试不同古文的效果,他录了一遍又一遍,背了一篇又一篇,他的每一个作品我都认真的听了一遍,为他点赞。眼里有他,看得到他的努力和进步,这也是儿子对学习保持兴趣的原因之一吧。
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宅在家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天天宅在家里,有优势也有很大的缺憾,少了朋友的滋润,少了和别人的交往互动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鼓励儿子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一玩。放假的第一天,他和几个同学出去玩“剧本杀”,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到家,回家后异常兴奋,跟我们讲各种经历。到了暑假中间,我鼓励他再去一次,他准备好自己的装备,约好同学,又去玩了一次“剧本杀”。我问用不用开车去接他们,他说:“不用了,坐地铁回来,路上骑骑共享单车,还可以聊聊天,也挺好的。”儿子回来后看到我们两个都在客厅等着,他很不安地说:“又超过十点了?以后不会这么晚了。你们可以先睡,不要等着我。爸爸明天还要上班呢!”能感觉得出来,他对这次出去玩耍也是很满意的。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的,我鼓励他和同学一起去打乒乓球,到社区做志愿者,他都挺开心的。
家长要把好舵,掌握好方向。虽然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事情因为年龄的原因他毕竟考虑不到,家长心里要有数,可以对孩子多提醒,而不是完全不管了。儿子不上学校的网课,刚开始我很介意,后来慢慢淡化了。但是第二期网课,老师发来了信息,鼓励大家都要报课,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他说上网看看内容,他发现生物讲了新课就赶紧选了生物课,因为他没有预习生物,需要跟着老师过一遍。因为第一期没有报课,他找来同学的账号把前面六节生物课用两天的时间学了一遍,完全都是主动学习。
有时候,时间到了,提醒一下,有时候重点偏了,问一问,毕竟旁观者清,家长做镜子,孩子更能把握好自己的航向。
暑假还有17天,后面如何安排,有没有需要调整,我今天早上也跟儿子聊了聊,他思考了自己的规划,也跟我进行了交流。说实话,我也没有当过高中生的家长,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暑假行不行,还有没有缺憾,只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