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负,家长如何应对与保护

文聪老师回答一个学员孩子的问题,这个知识点我觉得挺好的,有学员说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有小朋友推他,孩子跟妈妈说的时候很委屈,我应该怎么教他,教他怎么做?

一、核心立场:家长需主动介入,而非让孩子独自承担。

我们从家长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常说要分清你的事儿、我的事儿和老天的事儿。

但是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说孩子的事儿,就完全是他的事儿,因为他才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不确定这个撞他的孩子是无意当中劝撞到的,还是带有恶意的去撞。也可能这孩子真的是有恶意,我们不排除有恶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要去保护孩子,这个时候就不是说你去打,你去回应了。我们要跟孩子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别人对你的冒犯都不是一下子很激烈的,它都是带有一些试探的,就是我们说的服从性测试,我撞你一下,你不敢吭声?我下次我就推你一把,我推你一把,你不吭声,我下次可能就会踢你一脚。这个都是一点点升级的。所以说对一个刚刚进入到小学一年级,刚刚去适应这个集体生活的孩子,我们不能把这个事儿完全说是你的事儿。

二、避坑提醒:两种错误方式不可取

(一)“打回去”不可行

你打回去,或者是你推回去,你去告老师,这些都是解决问题一个不彻底。那你打回去,人家人高马大的,咱孩子长得比较瘦小,打不过人家,那换来的有可能是更深的伤害。老师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只会定义为你们两个在打架。

你让孩子打回去,你得看看他有没有打回去的这个本事。

(二)单纯告老师不彻底

还有一种情况,说那你去告老师,就是这种撞一下推一下。班里面那么多学生,很可能很多老师就会把它理解为同学们跟你玩的,人家是不小心,让他给你道个歉就完了。

三、正确流程:从源头解决问题

第一步:精准了解事件细节

如果说这个小孩,他真的是充满恶意的,老师对他说的这句话不疼不痒。但也有可能会带来这个孩子对咱们家孩子更大的伤害。

你要跟孩子去问,要认认真真的问孩子当时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之下,让他描述具体的细节。如果我们基本判断这个孩子他是带点恶意的,对我们的一种伤害。我们必须要从源头上去制止。

第二步:判断为恶意则主动对接

我们去找老师,不要让老师三言两两语的打发。同学们都是玩的,我们就要强烈的要求我要见一见这个学生的家长,我要把我们的这个诉求跟他这个家长说,你对于孩子被伤害的这个事儿表现的越重视,那么,这个老师他也会越重视,那边的家长也会越重视,那别的孩子都看着呢。

第三步:树立“不好惹”的家长人设

这个小朋友他不好惹,因为他爸妈非常厉害。如果我欺负他的话,他们会来找我的事儿。然后这其实叫什么,就是说我们能够给自己的打造了一个人设,就是我们不要去做那种特别好惹的家长,好说话的家长。宽容的家长,温和的家长,因为有的时候温和对某些人来说,人家不吃你这一套。那我们情愿让人家觉得咱们不好惹,我也不能让我的孩子好欺负,你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也教会了孩子怎么去解决问题。

小学其实是这个孩子开始去独立的去面对一个集体生活,学习生活了。

老师也不会像幼儿园一样,对你们照顾的那么那么周到了。

第四步:事后给孩子注入底气

在这个衔接的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去帮助孩子的。我们要给孩子底气。我情愿让老师觉得你这个家长不好惹,我也不能让我的孩子在学校里让人觉得好欺负。因为所有所有的霸凌行为,他都不是一下去拳打脚踢的,没有哪个孩子,说你刚到这个班级里,上去二话不说,这人就把你拳打脚踢一顿。基本上就是从橡皮给你扔了,书给你扔了,书包给你踢两脚,推你一把,都是从这一点一点儿的开始进行这个服从性测试的。

所有的这种挑衅和霸凌,他都不是从一下子就上去很暴力的开始的。他都是从试探性去做的,先摸你一下,碰你一下,给你起个绰号,或者怎么样开始的,如果说你的反应是教他打回去,你的孩子能打回去吗?你的孩子能打得过吗?如果能打得过的行,那你打回去,那你还得招呼着孩子,别把人打伤了。

这个度怎么把握?但是,有的孩子长得就是比较瘦小,人家对方人高马大,你打不过你让孩子打回去,其实是你把孩子推到了一个无助的绝望的境地,你看现在的孩子,他这个身体发育差异性很大的。

有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都能长到一米三,一米四,一米五?那有的小孩小学毕业了,他才长到1米5。那你怎么让一个特别瘦小的孩子对着一个人高大马大的人打回去?那你是给孩子出难题?

所以说这个时候孩子遇到的这个问题。就是遇到的这个问题,我感觉我们作为家长,我们要出面的,包括有人说六年级总有人言语攻击,我们首先呢,就问问一下孩子,是一个人对他言语攻击,还是所有人喜欢对他言语攻击。

那对他言语攻击,这个人是只对他言语攻击,还是对所有人言语攻击?这就要澄清问题了。如果说大家都对他言语攻击,那我们要去看看这个孩子,是不是我们某些行为容易让别人对我们有误会?

如果说一个人他对所有人都言语攻击,那是这个人咱们说的嘴欠有毛病。你对这样的人,你不用跟他过度纠缠,但他不攻击别人,只攻击你是吧?他不攻击别人,只攻击你,那不就看你好欺负吗?

四、扩展应对:其他形式霸凌的处理逻辑(以言语攻击为例)

那如果他不攻击别人,只攻击你的话。语言也是一种霸凌的形式。我们理解的霸凌可不是说就是打你一顿才叫霸凌。孤立也算是一种霸凌,号召别人孤立,不跟你玩儿,也是一种霸凌。这种给你起绰号,用这种羞辱性的语言,他也叫霸凌。

霸凌,它是多种形式的,身心带来伤害,那都叫霸凌。如果说这个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家长依然可以出面,因为什么?因为在孩子还没有成年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孩子的问题你自己去解决。

人家为啥只欺负别人,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你打回去不就完了吗?你去找老师,你去告状,你去报告老师,这些都叫做不负责任,就是你打你也不能给人家打伤。

比如本身是他先动手的,结果给人打伤了,问题在我们这儿了,如果说那个咱们孩子是有武术功底的,咱们是以震慑为主。我警告你,如果说警告无效的话,我们再采取措施,一定不要就是说他,他如果真的再去撞你,再去打你的时候,我们在被伤害的时候,我们制服他,你不用去伤害他。你用你的武术功底制服他,他都不敢了,有的人他就是在试探,看谁好欺负,看哪个柿子软他就捏。毕竟很多时候,欺负人的孩子只是在捏软柿子,家长的坚定态度就是孩子最有力的后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