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每年的这一天,我都要给家人熬上一锅浓浓的腊八粥,今天也不例外。
熬粥的食材是我早几天就从超市买来的,有红枣、桂圆、红豆、糯米、莲子、花生、核桃仁、薏米、冰糖等。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熬粥的食材多种多样,按个人的喜好挑选品种,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昨天晚上,我提前把熬粥的食材淘洗干净,分别浸泡在小盆子里,以便今天熬粥。儿子看我盆盆罐罐地摆了一灶台食材,他说熬个粥这么麻烦,还不如买一箱“银鹭花生八宝粥”来吃,那味道更好呢!
我听了儿子话只是笑一笑,买来的八宝粥固然好吃,但自己熬粥吃的是情怀,吃的是念想,一碗八宝粥里有多少对祖母的思念,只有我自己知道,儿子是无法理解这一点的。
小时候,每到腊八节,祖母总是提前准备好熬粥的食材。那时候生活还不富裕,也就能刚刚吃饱肚子。由于气候的原因,我的家乡主要种植小麦、蚕豆、土豆、玉米、青稞、胡麻等这些农作物。像红豆、薏米、花生、莲子等这些食材,那时候我连见都没见过。但不管怎样,祖母还是会竭尽所能的在腊八节这一天,为我们熬一锅香浓可口的腊八粥。
记得有一年腊八节,天气特别冷,地上下了厚厚的一层雪。早上起来,祖母从仓子里取出一个个小布袋,布袋里装着平时舍不得吃的大米、糯米和小米。祖母把米用水淘洗干净,再把提前泡好的蚕豆、黄豆和扁豆去皮;等水烧开后祖母把米和豆子倒进翻滚的开水里,再取出一块羊肉和羊油切成肉丁;再把洗好的土豆切成块和肉丁一起下到锅里,等煮沸后撒上一定比例的盐用小火慢慢熬煮。那时候,每年腊月里,生产队都会给每家按人口分几斤羊肉,除了逢年过节家里来了客人平时根本舍不得吃。
我站在灶台边上,看着祖母用勺子搅动已经“咕嘟咕嘟”冒着香气的粥,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反了”。我一遍一遍地问祖母:“还不能吃吗?还不能吃吗?”我每问一次,祖母总是笑盈盈地说:“傻丫头,粥熬的越久才越香,你去玩吧,等粥熬好了我叫你。”我跑出去玩一会儿,心里始终惦记着锅里香喷喷的粥,就又跑回来问祖母:“能吃了吗?能吃了吗?”祖母笑呵呵地说:“我再放点葱花就好了,小馋猫!”
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就在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吃着香浓可口的腊八粥时,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姑姑打开门时,门口站着一个穿着一身破旧棉衣棉裤的中年男人,那个人戴着一顶看不出颜色的雷锋帽,鞋子上沾满了雪泥;身上背着一个像褡裢一样的旧帆布口袋,口袋里鼓鼓囊囊地装着不知什么东西;脸冻的青紫,还流着鼻涕。看着这个“不速之客”,我们都停下了筷子,惊讶之余,祖母赶忙起身问这个人说:“你找谁呀!”
原来,这是一个外乡的逃荒人,说是家乡今年大旱,粮食严重欠收,眼看着快过年了,家里实在没吃的粮食了,出来讨点粮食回家过年,谁知又碰上这大雪的天气。祖母早已听得眼泪汪汪的,她赶快舀了一大碗粥对那个人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赶上了就吃一碗热粥吧!”那人端着碗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祖母要他坐到桌子前来吃,他说什么也不肯来,就蹲在门口的地上吃完了那碗粥。
吃完临走,祖母给那个人装了几个馒头,又从仓子里挖了两大碗小麦装在他的口袋里,这时我才知道他的口袋里全是讨来的馒头和麦子。那个人嘴里不停地说“好人啊,好人啊,还是好人多啊!”
我那时还小,不明白平常过日子特别精打细算的祖母,今天怎么舍得给一个陌生人吃了一大碗热粥,还给了馒头和两大碗麦子。后来才知道,原来祖母从前也讨过饭。祖母说她年轻时跟着老太爷讨饭时差点饿死,是一个好心的老奶奶给了她们一口热饭,才使她们活了下来。祖母说“一个异乡人,如果不是太艰难,谁会在这么冷的天气出来讨饭吃,咱们碰上了,能给就给点吧,人哪有没个难处的!”
那一年的腊八节,因为一个异乡人的出现,让我影响特别深刻,而祖母那些朴素的语言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