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因为一句话而引起了想去熟知一个人(太宰治)的强烈欲望,想去探究到底是怎样的过去才能让一个人感觉自己丧失了为人的资格,到底是怎样的经历才能让作者笔下的每一个文字都如此孤独,细细品来,《人间失格》整篇文章都充斥着他痛苦的呻吟,他在挣扎,在痛苦中不断的挣扎......
《人间失格》这本书的出版让太宰治享有了更高的文学声誉,只是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本书完成一个月后,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杀成功了。没错,是五次,是自杀。
第一次 20岁,因自己的偶像芥川自杀,而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安眠药,因为剂量自杀未遂。
第二次 21岁 与19岁的酒吧女招待田部目津子相恋,相约在镰仓海边跳海,结果津子死了,他却活了下来。这次事件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他始终无法摆脱内心深深的愧疚感。
第三次 26岁 三次与芥川奖擦肩而过,生活百受艰难。选择自缢,最终因为绳子断了而失败。
第四次 28岁 与太宰治生活了七年的小山初代,与一名画家出轨。他压抑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强迫初代与他一起殉情,与第一次一样,因为剂量不够而未遂。
第五次 39岁 太宰治给妻子留下了一封道歉的遗书,与自己的情人跳河。这次他是真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经看到这一段话“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存在的意义并非充当明灯给人引路,也非从这本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中,给你生生发掘出什么“经验”“教条”出来。它所做的只是描摹,描摹作者的人生,描摹作者眼中人生的常态,再让你在经历了类似的情景后,回到书中去感受他,就像和一个你过去的老朋友侃侃而谈。你不会嫌一副绘画“没有积极意义”,同理,小说也是如此。”
《人间失格》这本书可以说很好的描摹了作者的一生。他出身他所处时代的贵族,但却因为不是长子而从小少有人注意,给予他需要的关爱。他想与周围的人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却因为他的身份而一次次失败。其中冷暖,只有当时的太宰治才能体会。这就像极了主人公叶藏的一生。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一直在讨好周围的人,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懦夫连幸福降临都害怕,触到棉花都会受伤,当然也会为幸福所伤。”
小时候,他受到了佣人猥亵,这让幼小的叶藏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学生时代,他一直在努力融入周围的人,故意制造笑话,以滑稽的形象去博得大家的关注,他一直小心翼翼的扮演着自己 伪造的形象。他痛苦却又暗自庆幸没有被任何人察觉。直到在某一节课上被人看到了面具后真正的叶藏,这使得他陷入了惊恐当中。
于是他不断的去讨好这个拆穿者。就这样颤颤巍巍的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后来一步一步堕入痛苦的深渊,一方面享受着面具带给自己的暂时安心,另一方面承受着逐渐增加的痛苦。可是他没有办法,他没有办法去想象人们看到真实的自己会是如何的表现,他觉得自己是奇怪的,是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他既害怕又反感。于是他选择用酒精,用毒品,用女人来麻痹自己。好不容易等到他黑暗世界的 一缕光明——良子出现,最终也消失了,因为良子被歹心的商人玷污了。
直到故事的最后,叶藏说到:“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大概是他对自己最后的安慰吧。
如果说《斜阳》中隐藏的是太宰治的影子,那么《人间失格》无疑就是他的真身。
现实生活里的某些时刻,我们都曾是叶藏也都是太宰治。
岁月因漫长而孤独。正如前文所说,你心仪一个作品是因为你能在作品中找到似曾相识的自己。你会庆幸,你看啊,原来还有比我更孤独的人,觉得自己与主人公惺惺相惜。《人间失格》会大火绝大部分也是因为它符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显著特点“丧”。我们也曾为了迎合旁人迎合社会带上面具强颜欢笑,面具下的自己却无人问津。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希望你永远读不懂《人间失格》,读不懂这句话背后的孤独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