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是需要你张开手臂拥抱他的温度的。
这不算是一篇影评,不针对牡丹亭的具体内容做过多评价,如果用心去看,那么各位演员的演技,剧本台词,舞美灯光都是非常不错的。老陈交代杀人动机的那场戏更是令人同情落泪。既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眼中的看到的牡丹亭是这样的。
作为一名理科生,说实话,看牡丹亭的过程是略带乏味的。通篇情感叙述,台词话中有话,外带文言文加持,加上离奇的神怪设定,相信普通观众看完就是一脸懵逼。我也理解华理同学在听完观众对牡丹亭的高度好评之后的一脸你们在说什么我听不懂。不过我并没有说牡丹亭不好,在看完这部剧的第二天回想当时的情景,不经落泪。
那么是观众太肤浅?是导演太装逼?其实都是世界的错。
为什么我第二天回想才会落泪,才体会到其中韵味?显然当时我与普通观众一样,在缺乏强烈刺激的情况下,无法对剧情产生共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我们长期受到消费类影视作品的侵蚀。大部分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都是被动接受刺激,光影流转的画面与引人入胜的配乐将观众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有时捧腹大笑,有时嚎啕大哭。但是细想就会发现,你不是自己想哭,是影视作品告诉你应该哭了。纵使剧情再不合逻辑,三观再不正,只要演员表演出悲痛欲绝的状态,配上催人泪下的配乐,许多观众还是会潸然泪下。我们被情绪感染了。为什么我们一直用感染来描述情感的传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大话节上有观众对牡丹亭评价为开始不知道在说什么,但之后细思极恐,极有底蕴。其实我极恐的,正是细思。有多少观众在开场不到10分钟就开始掏出手机偷偷刷朋友圈,能够做到细思的恐怕只有少数话剧爱好者与评委们了。我们逐渐丧失了细思的能力,我们接受信息,然后认同他,追随他,如旅鼠迁徙。
是我们错了吗?不是,是世界的错。
孤立地分析问题是片面的。消费类影视作品的盛行也反映了市场的需求,观众为什么选择这类作品,原因在于当前工作压力的剧增。你说一个人白天累死累活的工作之后,回家希望干什么?当然是放松休息。什么能给人放松休息?综艺节目,手撕鬼子,小三撕逼。世上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末慵懒的躺在床上,拿着pad看着电视剧哈哈大笑。百鸟朝凤给你跪了。
这是影视剧面临的问题,那么话剧呢?
话剧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怎么折腾都快跪了。
高昂的制作成本,少量的演出场次,对观众的高票价。
应该为了拯救话剧效仿影视剧降低成本,迎合市场题材吗?有人说话剧是有情怀的,我们不能向世俗妥协。
其实无关情怀,即使这么做了也救不了话剧。如果同样便宜,同样能让你捧腹大笑,为什么我不去看电影?他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在家看还免费。两者本为不同物,何须相似苟存活。
话剧与影视剧注定要有不同的定位,面向不同的用户。
话剧与影视剧的区别在于,他的真实性。我们身处剧场,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接收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因此话剧的情绪感染力更加强烈。综上,总结两者的优点,影视剧:视觉效果强烈,可复制性强,观看成本低;话剧:情绪感染力强,艺术氛围好。
或许话剧可以尝试走低成本路线,简化舞美成本,转而使用抽象表达。内容本身不需要追随市场,坚持对艺术的追求,对思想的探讨,这正是其与影视剧的差异化路线。一个主要面向大众娱乐,一个主要面向艺术欣赏。舞台道具再华丽,也比不过电脑特效来的惊人。话剧的内核就在于艺术表达,舞美只是点缀,若少些点缀就能得以存活,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