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里的夜是沉静的,清晨中的寨子更是水洗过后明明亮亮。鸟鸣声声,欢快悦耳,公鸡的鸣叫,恍然间回去了幼稚的童年,外婆的臂弯里。
这“遗落在人间的天堂”渐渐开始苏醒。一碗素粉,一个鸡蛋,一份白粥,简单的早餐过后,我们开启今天的行程,从肇兴侗寨徒步六公里左右,前往山顶的堂安侗寨。
步履所往,目之所及,重峦叠嶂,一派苍翠。沿着田间小路,迂转回还,慢慢又拾级而上,走一段歇个脚,再爬一段,眺望远方,层层叠叠的梯田渐渐展露出姿态,越往上,凉风一吹,适才被汗浸透的瞬间变得清爽。田间不时见有农人劳作,小儿嬉闹,都是一派淳朴自然,并不会多看我们这帮外人两眼。
穿过厦格村,就到了堂安侗寨,寨子三面环山,一面是空旷的梯田,视野广阔,阡陌纵横,梯田层叠。
“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堂安也不例外。高高的鼓楼矗立在寨子中央,格外醒目。
堂安侗寨的瓢井,引自山泉水,是堂安村民的生活源泉,清晨常可见村民们在井边洗菜。
这里是很多画家的采风景点,很多美术学院的学生还有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鼓楼周边画画。
寨子里保存着最古朴的民风民俗,原生态的日常生活,说是旅游景点,其实几乎没有人工的景致,一景一物一人都是情怀。他们虽然深居简出,但是脸上挂着安详,满足。也许常年有游客来往,早已司空见惯,每天就沿袭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的生活习惯真真实实的生活着。套用的一首诗,刚好形容他们:你来,或不来,我就在那里,不喜不悲。
堂安侗寨下来,行车一小时左右,隆里古城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敞开了怀抱。来访这里的人更少,一景一物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原貌。
龙里古城是朱元璋第六个儿子朱桢创建的屯兵城堡,清朝取“隆盛之理所”之意,改为隆里。居民都是屯兵后裔,而且都是中原汉人,也是黔东南唯一全是汉人居住的城镇。
城中建筑多为二层木板楼,古风古韵、精巧古朴。鹅卵石铺就的笔直街路,两侧原住民淳朴宁静,没有热门旅游区的喧嚣。古城里保存了五座祠堂,都是明清风格建筑,白墙黛瓦、八字高门、檐角高耸。而且每家每户必有一个后门,且户户相通,起到军事作用。
全城没有十字路口,十与失谐音,做为军事城堡,十字为城堡禁忌,只有丁字路口,而丁字寓意人丁兴旺,城池永固。
这里有花脸舞龙的传统,据说是河南地区的,所谓花脸,就是舞龙人脸上画上像京剧中的脸谱。这个项目被认定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对曾经见过的那些古城,隆里古城的保护已经是相当不错。基本上没有什么水泥高楼,这得归功于从九十年代之后,古城就开始作为古建筑保护了。除了古建筑和每年当地的春节期间的舞龙,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游艺节目,加上交通不便,名气也不大,来的人相对不多。
雄伟神秘、古色古香的隆里古城,儒雅与武威相济,现代与古韵并存,真可谓“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