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有一部分,个人觉得挺难的,因为很多感受模式已经内化。
任何在关系当中强调自己牺牲的人呢?通常有下面的这几种。
1.种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可以付出的人。谈自己的牺牲,其实是一种催眠。有的时候,越说,越会让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2.喜欢对方比对方喜欢自己多。 又隐隐约约的感到对方和自己在一起略有勉强。或者至少对自己不是那么的满意。为了维系这段关系,自己付出的得要比对方更多。
当然,很多时候这种付出并不是对方所要求的,而是你,要为了得到对方的爱,而主动付出的。
结果对方没有以你满意的方式回应的话,或者你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应,于是你会先发制人的宣告说,你看我付出了这么多。
所以你必须对我好。
3.一开始是为了让关系更好,为了表现出自己非常慷慨大方,因此为对方付出了很多,或者忍耐了很多自己无法忍受的行为。这种付出,和忍耐其实完全超出了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
那些因为伴侣总是强调自己的牺牲和付出而被勒索的人,也是由于他们自己允许和助长。对方才能够越发猖狂,这也适用于任何工作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被勒索者的软肋有三点
第一点是特别害怕失去关系,不敢为自己站出来,于是不断的妥协妥协再妥协。
第二点是特别需要面子上好看,想做一个好人,希望不欠任何人,不愿意背负内疚感,因此呢也不愿意撕破脸,把真实的感受告诉对方,他们在生活当中,通常是习惯于讨好的人。
第三点是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容易自责的人,这就让他们和情感勒索者配成了一对。
勒索者不愿意承担责任去反省,反而总是责怪别人。而被勒索者呢,不但没有去反抗责怪,反而还真的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可能还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
遇到这样的情况容易遭到情感勒索的人一定要明白,自我反省,虽然是很好的,但是过度的自责和内疚也会伤害关系。因为这时候你的付出已经不是出于爱了,而是出于一种义务,或是被强迫的感觉。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付出,接受的人,感觉也会不好。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很多的爱,因此他们有可能更多的去索取。
所以实际上你的付出,反而喂养和助长了一个负面的循环。
其次,面子上的好看当然重要,但是真正的好看是不懦弱,不卑躬屈膝,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愿意自己在关系中是什么样子的?我喜欢什么样的自己呢?
是委曲求全,软弱无能,常常被人逼到墙角的自己。
还是即使有时候说话会伤人,会制造冲突,但是并不害怕说出真相。说出来的话也是有力量的人。
释放想要被懂被重视的心
在关系中,大多数人都希望被看见、被理解,和被赏识。我们很少意识到自己不断在寻求「别人来认同我们」,这其实一直在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但我们却不了解。
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我们一直让这个心态驱动自己去做很多事。
得到认同就开心,得不到就难过,得到了还会想重复下次要继续得到;有一次没得到就痛苦、悲伤、难过,得到了就开心一下,还想更要好,一直在重复这个模式。
我们的生活完全在这个模式底下不知不觉的,或我们总是做很多事想要符合他人的期望,符合社会道德的制约,因此不得不压缩自己、驱迫自己,然后给自己压迫和暴力,我们做这么多,内心有很多冲突跟矛盾,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努力、配合或委屈、辛苦、汲汲营营为的是被认同、被接纳,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其实就是我们想要被爱的感觉。
我们渴望这种状态,我们以为因为配合、努力就可以得到爱。
其实,这种自我牺牲的模式就是「配合别人、委屈自己」;然后,当我们在配合别人的时候,不免常常会感到眼泪往肚里吞,就会觉得好委屈自己。
这样的心态,背后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当我们一直在这样子的模式底下生活的时候,会造成我们忘记自己,跟自己越来越遥远,然后会累积非常多的委屈。「配合别人」的这股能量需要释放,否则身体会出问题。
我们在付出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阻力,也许对方没有说好, 或是旁人没有说好的时候; 心里就会觉得对自己疑惑? 那么你生起这个疑惑的时候, 你要去注意你这个态度、你这个疑惑。你为何会生起这个疑惑 ?而不是去渴望别人给你认同说「很好」,所以你要去注意这一点!
另外一点是害怕不符合别人的期望。所谓犯错,我觉得其实就是没有符合周遭的期望。事实上,我们心里倾向符合别人的期望、让别人开心、让别人接受我们,所以自己就会去配合自认为别人的喜欢,然后我们照这样的模式,不这样做的时候,好像心里会不舒服。常常为了这些事情,心情不是很开朗,认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如果这个没有觉察清楚的话,我们是走不出来的,会一直陷在里面抓的很紧,因为这个模式习惯太强烈了。因为你已经很习惯那个熟悉的感觉。那个熟悉的感觉就是一种归属感,存在的感觉之一。
什么是责任
责任应该从我们自己本身开始,我处在一个非常宁静安详的状态,我所做的事情就不会有任何的后悔,我所做的事情都不会有对错的问题。
你从你的内在宁静所散发出来做的事情,才叫做真正的责任,这种责任呢也是一种爱,而且它是自然流露的,
不是去强迫自己硬逼出来的,强迫自己的呢,就是一种暴力,不是你内在真正想要贡献,那么这还叫责任吗?
所以后面那个驱动力的痛苦,才是真正的根本,也是我们需要去看到的。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面对自己的另一面。
好像我们从小被教育到要做正面的事,不接受自己是有负面的部份。
是啊!因为要维持这个正面很辛苦,要努力达到那个正面也很辛苦,其实我们自己也不能接受所谓的负面,当你自己能够接受负面的时候,这个负面它才不是负面。
形象的障碍
我们习惯达到或保持一种形象,也要求自己要符合这个形象,因为符合这个形象以后会有种被接受或被赞赏的感觉,这些会带来立足跟安全的感觉,所以我们内心已经给自己一个标准跟形象以便符合整个社会,因为每个人都如此,整个社会也形成对个人的期望与道德标准,事实上这些期望跟道德可能一点都不道德。
人本来就有友善温柔的一面,在我们的障碍跨过去之后,自然有这一面,如果障碍还在,硬是要达成某种标准,带着很多面具,那就一点也不道德。
我们是不是为了顾及所谓“形象”,而忘了“我是谁”呢?
为了维持现在这个形象,维持这个标准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给自己很多的压力!所以我们活着就是有很多这些东西:要符合形象,符合被接纳的条件,也可以说是面具。
形象包含了我应该要如何,认为自己应该坚强、要精进等等,当有我应该要如何时就表示我否定原本真实的自己,这个否定就是很大的恐惧与逃避,这样的逃避方式五花八门,我们就会在这逃避的过程迷失自己。
其实「应该」是一种很大的幻象,让我们始终没有认识真实的自己。因为当我们要达到某种形象时就跟真实的自己疏远了,过程中又制造更多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状态,好像戏服越穿越多,到最后连自己是谁都不认识了,只有在我们愿意去了解与学习认识恐惧的时候,形象就不会是问题了。
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只要你开心就好。
我们努力维持形象就会被接纳吗?我们要维持一个面具或一个形象,其实这个背后也是恐惧,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形象,那么别人便能够接纳我或者赞赏我,我就会得到认同、爱跟接纳,那当你看清这一些头脑以为的诡计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再戴了啊。
所以我们静心的方向,就是在学习的这个过程,就是如实呈现我们自己,呈现单纯的、直接的自己。因为这样子,我们会活得轻松。除非你想每天过着,这几十年来一模一样的生活,重复再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我们终其一生处心积虑的都在寻求认同,寻求的模式和方式非常的多,但是根源可以说就是自我保护,试着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所要保护的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