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强人意的少林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
讲真,对于登封少林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我是充满深切期待的。
今年3月,我和先生曾在细雨霏霏中游历过禅宗祖庭少林寺,知道有一场盛大的实景演出,但是当时是旅游淡季,观众少室外温度低,演出处于休业状态,那时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少林寺,只为看这场名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
五一假期,这个充满期待的愿望最终达成。不过,讲良心,演出的舞美和灯光很赞,其它非常辜负我的期待,所以不给大家做推荐。
换句比较有趣的话来总结这个演出:相见不如怀念。不看后悔一阵子,看了后悔一辈子。
那天演出,票面上通知是晚上8:15开始,我和先生怕时间来不及,没顾得上吃晚饭就急匆匆往现场赶。因为是假期,高速上车流密集,车行缓慢,还好没有误时,提前20多分钟到达现场,正好可以在入口处的小食摊上草草解决肚子问题。
趁着暮色还没那么重和先生吃东西的功夫,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演出的舞台背景:两座近山峰中间,一座远处的山峰夹在中间,正好在视觉上形成一个“凸”字形的现场实景,宏大的主舞台就搭建在那个“凸”字的正中,演出过程中的光影变幻也主要投射在这三座山峰上,还有实景瀑布和溪水,演出的舞台场景可以说是真的非常非常棒,演出结束时一轮人造的唯美弦月在两座山峰之间升起,挂在近处的天边,映亮了半个天空,灯光效果实在是美极了。
虽然有“瑕不掩瑜”的说法,但是整场演出确实让我感到很失望。
1、音乐演出缺乏主题
既然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中音乐一定是主题,可是直到演出结束,都不知道整场演出想要表达的音乐主题是什么,也许是我愚钝?
后来跟外子聊天时说到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这场音乐演出的主题是什么,但是他真切的记得“风风幡动,荡荡心箜。天地真气,起于虚空。大象无形,来去无踪。心存物外,意在风中。”等等这些富有禅意的诗句,以及六祖慧能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对于音乐想表达的内容却没有什么直接的印象。
感觉“少林文化”的禅意音乐演出完全靠打在石壁上的文字来表达,融在音乐中的禅意我能领会到的很少很少,直到演出结束时方才听到一些。
可能是我与少林寺的缘分未到。
石壁上的投影反复显示着老子道德经里的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也许是我真的没有看懂演出。
2、整场表演乏善可陈
之前看了少林寺的室内武术表演,音乐大典上的武术表演还不如那个室内演出精彩。
因为是实景,室外舞台非常空旷,导演的意图可能是想烘托整体的演出气势、造型和效果,所以有特别多的少林武校孩子参与演出。孩子们的身型本来就比较单薄,穿上长衫更是衣袂飘飘,与背景的巍峨山峰实在有些违和,尤其在远处观看,武术表演看上去更像是团体操表演,完全失去了武术的张力和个性。
我坐在A区5排居中的位置,观看效果尚且如此,坐在后面还有B区C区的观众,他们的现场感受可想而知。
3、舞蹈编排与表演缺乏新意
浣纱、牧羊、担水等等的舞蹈创意非常好,但是经过编排和舞蹈演员的演绎表演,表达出来的效果很是差强人意。
4、听不到掌声
整场演出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听到一次掌声,只在光影变幻中间,观众中偶尔出现过几次“哦”或“哇”的赞叹,可惜不是针对表演也不是针对音乐,而是夸赞舞美和灯光。
5、热场时的商业氛围过浓
与少林寺室内演出一样,都有演出前热场,而且是设计了相同的售卖书法作品环节。
就事论事,不说书法作品的好坏。
室内演出时有这个商业环节还算情有可原,因为武术表演是免费观看,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完全商业的售票演出,况且票价不菲;排除这个因素在外,本身演出想要表达的佛教“禅”“空”“虚无”意境也完全被闹哄哄的售卖热场破坏,原本8:15正式开始的演出,一直被主持人卖力的售卖拖延到8:30之后才开始。
我前排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6、7岁样子的男孩儿,无聊的演出让孩子不时的在座位旁边的过道上爬行翻滚自娱自乐,孩子妈妈的手机被孩子“砰”的一声又“砰”的一声不断掉到地上,孩子爸爸不停的把孩子拉过来揽在怀里劝解抚慰,男孩儿真是比舞台上的演员还要努力和忙碌,一直折腾到演出结束。
幸亏有他我才没有瞌睡。
一轮硕大而美丽的人造弯月在不远处的山峰上缓缓升起,高挂天边,明亮耀眼。
演出终于结束了。
赞一下演出时四位在现场坐禅的老和尚,他们自始自终捻着佛珠,眯着眼睛,嘴巴嗫嚅,分别端坐于舞台前侧,似在诵经。
回程路上,原本想用聊天的方式缓解外子的劳顿,无奈困意一波一波向我袭来,完全阻挡不住。
到家已是夜半时分,舟车劳顿的去看这样失望的一场演出,还真不如在家好好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