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的尾巴轻轻扫过,看着日历上“7号”的字样,忽然惊觉与儿子的相聚即将画上逗号。
明天是分别前的最后一天,后天便要各自奔赴生活的战场——他返校开启新一周的课业,我则回归朝八晚五的工作轨迹。
这份夹杂着不舍与无奈的情绪,像温水里的糖,慢慢融化在心头,甜得微涩。
犹记假期伊始,儿子背着双肩包推门而入的模样,风尘仆仆却眼神明亮。
几天里,我们没有刻意安排热闹的行程,只是把日子过成了最寻常的模样。
早上一直睡到十点后,蜷在床上看手机,孩子大了,他说也没什么可以分享的事,只听见我偶尔插一两句叮嘱,时光便在这样的细碎里变得柔软。
曾经总以为陪伴还有很长,可看着儿子日渐挺拔的身影,才惊觉他早已不是那个需要牵着手过马路的小孩。他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有了对未来的规划,我们的生活轨迹像两条相交后又逐渐延伸的线,相聚的时光成了奢侈品。
这次候补车票时的焦灼,更让我读懂了“相见时难”的分量——那些为了相聚而付出的等待,那些相处时的点滴温暖,都在提醒我,亲情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陪伴,而是需要用心珍惜的缘分。
无奈是成年人世界的常态,我们都在各自的责任里奔波。但正是这份短暂的相聚,给了我们对抗生活疲惫的力量。
明天是中秋节,我想好好陪他吃一顿午饭,不用急着赶时间,不用想着未完成的工作,只专心享受属于我们的时光。
后天的分别或许会有不舍,但我知道,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那些相聚的温暖,会化作我们心里的光,照亮各自前行的路。
原来最珍贵的不是永恒的相伴,而是在有限的时光里,我们都用心对待了彼此,让每一次相聚都成为记忆里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