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是艺术也是生活,能让物品因为增加创意而更富有趣味性,人们在消费、使用的过程中会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
2013年,电视剧《甄嬛传》在海峡两岸如火如荼的播出,台北故宫博物院独具匠心的将“朕知道了”这句台词印在了胶带上,意外受到两岸年轻人的热烈追捧,成为了赴台游客必购纪念品之一。
由此,文创产品的庞大市场正式开启。各类传统文化从简单商品到创意的过程中,开始搭建文创商业版图,形成一个坚守IP价值与开放互动的产业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文创产品提供了新的路径。而徐悲鸿文创就是一个很好的通过互联网营销成功实现“老翻新”的典型例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徐悲鸿文创开始走上属于他的“花路”。
从纪念馆展览的画作到文创产品
文化遗产衍生的文创产品,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创作出新的文化内容。如何将文创IP融入现代生活,通过衍生品的设计,让画作“活”起来,是摆在众多文创品牌面前的难题。
过去的很多产品只能叫做纪念品,还谈不上文创。在文创这条路上,徐悲鸿文创的“脑洞”越来越大,用新鲜有趣的创意和年轻活泼的形式,拉近与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距离。
目前,徐悲鸿文创已设计开发徐悲鸿IP文创产品10余种,类型覆盖贵金属制品、服装首饰、书籍文具、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形成了线下+线上旗舰店的销售模式。
文创产品的市场价格主要体现在创意上
同样的笔记本、手机壳,生产成本相差无几,但是价格可能差几倍。这里的市场价格差距主要取决于有没有创意,创意能否满足大众需求。创意越强,产品附加值越高,在市场上越受追捧,越可能成为“网红产品”。
徐悲鸿画马最有名,设计师们选择大师所画的马为基础,设计出了咖啡杯、书签、红包等产品,希望大众可以通过这个常见的产品载体共享徐悲鸿艺术的精华。
徐悲鸿画作中的喜鹊题材作品,则发挥了它们色彩方面的优势,被设计成手账本、帆布包、红包等。吉祥喜庆,祝福满满。
文创产品不等同于衍生品,更不是大型的展览或活动的附属品与添加剂,也不应该是新奇点缀,而应该具有独立性,并进入生活日常。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把握好切入点。
质量重于数量,徐悲鸿文创焕发新的活力
徐悲鸿文创向来不关注研发数量,而是更加注重研发质量。他们认为,产品代表的就是徐悲鸿IP的品牌形象。故而,产品质量是其研发的前提。所以徐悲鸿文创周边不仅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也进入了收藏领域。
从单一产品到多种文化载体
如今,徐悲鸿文创已经构建起文创开发、品牌营销、IP授权等核心产业链。从文创产品到各种文化载体,徐悲鸿IP“出圈”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
未来,在文创产品开发及授权方面,徐悲鸿文创将加大力度开拓IP授权业务,提升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徐悲鸿文创立足弘扬传统文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文化创意研发为支撑、科学技术手段为引领、以营销环境改善为保障。通过深入挖掘丰富画作资源,研发出符合时代审美、贴近观众实际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将画作背后的文化魅力、人文情怀和艺术神韵播种到社会公众心中,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振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在徐悲鸿文创看来,创新的不应只是技术手段,更应包含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使其与时代精神契合。只有把定这条守正创新的方向,才有可能在“国潮”中破浪前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