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要主义,就是设计规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事事依循默认设置。更少,但更好是它的行事铁律。精要主义者的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要养成习惯只需区分无意义的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并摆脱无意义的多数,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那怎样用精要主义来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作者告诉我们,精要是一种自律,系统的方法。紧握自己选择的权利,把眼光放在大局上,选择不做什么和做什么一样重要。这就要花很多时间来辨别审视每一个机会,对要实现的最终结果没有贡献,就不做那么多不同的事,以便花更少的时间来做最关键的事。
那怎样确定最关健的事?—制定一种具有选择性而又明确的标准。书中给我们提供一种系统的工具,用以辨别真正重要的事情,并过滤掉那些不重要的:首先,把机会写下来;其次,写下三个最低标准,如果这个机会要进入考虑范围的话,就必须要达到这三条标准;再次,写下三条理想的或“极端标准”,如果这个机会要被考虑的话也必须满足这三条标准。显而易见,答案不是yes就no了。
关健的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作者要求我们在未来作出每个决定时自问“如果我们只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到出类拔萃,那将会是一件什么事情。”精要目标的具体可行,既鼓舞人心,又易于衡量,才能达到真正优秀。
如何完成这关健之事?书中要求为达成关健之事要自律地抛弃其他好选项;用有意义的活动取代无意义的活动;反观核心,调整方向;知道在什么时候谨慎克制。在这样的要求里,会说"不"和及时止损就很重要了。而做好充分准备,比预计时间多留50%,并做好情景规划,则可以减少执行必要任务时的阻力。要牢记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在小有成绩时,要会庆祝,创造动力,运用这种动力创造下一个胜利,再下一个,长此以往,直至取得重大突破。在重复中,我们掌握的常规,任务就变成了习惯。事情也就看起来比较简单了。
精要主义会让你过上一种真正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生活。一起来做个精要主义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