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给年轻人的忠告》一书中写道: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内耗。别人的一句话,会拿出来反复咀嚼,过度地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这种精神上的消耗,往往比肉体消耗更煎熬。”
生活中,太多人的情绪随着外界的影响而阴晴不定,仿佛自身价值完全取决于他人的认可。
得到别人肯定,心情愉悦;听到他人非议,寝食难安。
常常听到身边有人会说,自己活的好累,活得太累的人,多半是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
昨晚收到一小朋友的微信,说:我发现自己精神内耗很严重,活的很累。
她会为跟小伙伴的一趟旅行安排而焦虑,为他爸爸说她胖了而很不开心,甚至为周末跟朋友聚会吃多了而懊悔……
知乎上有个问题:
“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高赞回答说:
“不是能力问题,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确实,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冲突。
对一件事过于敏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激起情绪上的波澜。
久而久之,不仅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对生活也产生了百无聊赖的感受。
有时,一天下来,即便什么也没做,也会觉得好累好累。
想要摆脱内耗,让生活回归活力和热忱,人民日报推荐的这几个方法,不妨去试试:
01
停止追求完美
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如你所愿。
《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圆满的事物好像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不要苛求完美,让自己精疲力竭,放松心态,给生活留一点缺口。
趁着年轻,失败也好,成功也好,趁着还有梦,去追逐,去放肆折腾。
很多事情,不断去尝试,结果是怎样并不重要。
成也好,败也罢,只要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即使有遗憾, 那就保留那份遗憾,人生也许不够完美,但是却变得更加完整。
不完美才美!
02
停止思虑过多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本来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想得太多,才让一切变得复杂。
真正优秀的人,不是遇不到困难,而是她碰到困难时的心态。
她知道闷闷不乐改变不了现状,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风风雨雨。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人生的幸福,有时候就在于放空。
不要思虑过多,更不要自寻烦恼。
带着一颗简单的心,看待世间万物,去享受着岁月静好的幸福。
03
停止活在他人眼里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太在乎周围人的反应。
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会默默纠结半天;
同事无意中的一个眼神,会心情失落很久;
甚至家人的一句玩笑话,都会暗自伤神落泪。
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在敏感中委屈了自己。
你要明白,人生这一辈子,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
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都与别人无关。
需要在意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周围人的眼光。
把时间和爱留给自己,学会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你就能活出最闪耀的人生。
其实,人生就只有这三件事:
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
安排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的事,生活就会轻松简单。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精神内耗的制造者,也是唯一的终结者。
告别内耗,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斗。
当你克服了内心的障碍,你会见到别样的风景,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
往后余生,愿你心️无执念,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