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姑娘敢梦想成为“第一夫人”?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准时挺着大肚子,拿上笔记本电脑和一本书,走去楼下的星巴克,写作,读书,安静待一会儿。
在女儿即将出生的最后时光里,我最常读的书,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英文版自传Becoming,当时刚上市(国内随后出版——《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
1
我喜欢米歇尔在这本书里讲述自己故事的坦然,她娓娓道来她平凡的出身,成长路上因为是“黑人”是“女性”而遭遇的透明天花板,她与奥巴马的相识相恋,在婚姻中的冲突与融合,在竞选过程中的疲惫,入住白宫后的“气泡”生活带给她的影响……也表达她的独特女性见解,她为了支持下一代女性成长而做出的努力。
在书中,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一个用一生去突破“自我怀疑”,不断发展自己的女人。原来,在每个优秀的女人心中,一样会有对自己“不够好”的担忧。而女人这一生,就是跟“自我怀疑”
过招的过程。
读这本书的过程,一方面是为我自己开辟了眼界,在美国本土,透过故事去了解一位美国女性的“个人史诗”。一方面也是我给女儿做的胎教。作为女人,我的女儿也可以打开对于人生的想象,人生不设限。
在她漫长的人生里,她会成为一位怎样的女性?
她敢不敢梦想有朝一日也成为第一夫人?
甚至,她敢不敢畅想,有朝一日她可以成为第一本人?
一个姑娘的人生,实在有太多可能性。只要她敢想。
这本书里都有答案。
2
因为专攻“生命故事疗愈”这个流派,我对一个人的生命脉络很感兴趣,尤其关注童年和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和塑造。
在《成为》里,米歇尔很详尽地书写了童年时光,以及父母带给她的人生影响。让我们可以对这位第一夫人的原生家庭有所了解。
当米歇尔还是个普通平凡的黑人小女孩时,她跟家人一起借住在姨婆家的二楼。
在这个芝加哥南城的平民社区,她的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则是家庭主妇,她和哥哥克雷格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
每当姨婆教授钢琴课时,他们在楼上,就要享受一场孩子们的蹩脚音乐会。
生活虽然清贫,但罗宾逊夫妇(米歇尔的母姓)总是将一种很有骨气和远见的品质,带入两个孩子的生活,尽其所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创造一切可能去更大世界看看的机会。
米歇尔的父亲有一辆老旧的别克车,相当自豪,因为那是他们全家得以暂时离开逼仄的生活,去其它空间看看的代步工具。他总是会载着两个孩子,慢慢驶过那些黑人中产阶级聚居的社区,看着一栋栋精致的别墅,门前有修建整齐的草坪,停在车位上的是高档轿车。那些房子里,住着靠自己的能力,从贫民区、平民区奋斗出来的黑人精英们,他们有的成为了律师,有的成为了医生……
米歇尔回忆说,父亲从不哀叹自己的人生,他深知他已经尽力,他也从不仇视富人,相反的,他尊重别人付出的努力。
当他载着两个孩子,去“欣赏”一种更好的生活,他似乎在用这种沉默的方式,传递一种信心——你看,只要我们肯努力向上,人生就有完全不同的前途。
所以,米歇尔和克雷格一直在学校表现得不错,克雷格是篮球健将,米歇尔是学霸。他们都明白,教育是他们有机会进入更好生活的道路,很踏实地前进就行。
3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故事。
米歇尔就读的高中,大多是住在学校附近的家境良好的小孩,只有她和少数几个孩子,是要坐着巴士从南城穿城而来。高一的时候,学校要组织一次去巴黎的旅行。那笔费用,米歇尔觉得是天文数字,回到家压根就没敢向父母提起。
她的母亲从另一个女孩母亲那里知道了这件事。等米歇尔放学到家,父母把她叫到面前,询问她这件事。米歇尔的意思是,太贵了,我就不去了。但是,她的父亲说,你要告诉我们的。你只需要告诉我们这件事的信息,我们来选择能不能为你完成这件事。考虑钱的问题,这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责任,不是你的。如果你不说,就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了。
米歇尔特别感动。
后来,父母真的想办法筹到了钱,她第一次去了欧洲。那些高大壮观的教堂,充满艺术珍品的博物馆,时髦独立的法国女郎,让米歇尔好好享受了号称“流动的盛筵”的巴黎。
这也是她第一次跨国旅行的经验。
我猜想,很多很多年之后,当她作为美国夫人,一次次飞往欧洲,享受国宾礼遇,成为各国元首的座上宾,或许也会想起当年那个差点把梦想藏起来不说的自己,会想起那一对用心安排她去看看世界的父母。
米歇尔父母的教育理念,带给我许多思考。
所谓教育,理应如此——父母只需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被世界震撼的机会。孩子就会被更大的世界,激励着向前奔跑。
想起一些八卦里,在香港,有些父母自小培养女儿的方向,是希望她成为豪门儿媳,例如“千亿儿媳”徐子淇。
而米歇尔的父母,并没有往培养“第一夫人”的路途上,去栽培女儿,寄望于她嫁入豪门、嫁给精英,就能改变人生机遇。他们只是鼓励她,按照自己的天赋去努力向上,成就自己的事业。
结果就是,这个从未梦想过成为“第一夫人”的姑娘,成为第一位入主白宫的黑人第一夫人。
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有兴趣的话,找来读一下吧,相信你在米歇尔的故事中,会有更多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