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行当内部门的条线分工,各种的产品种类、前中后职能的划分,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工协作更趋精细化。在择业的起初,由于定了不同的岗位方向,因此走上这岔道,难言有再相遇或返回再走另路的可能。
在职场数年之后,往往会遇到本职工作的倦怠期,处于某个产品的某一流程中的你,可能由于起初刚入行时候违背了Do things don't scale的原则,每天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更多的容易被替代的行政性事务。而当下,想转岗乃至转行,该怎么办?
以我看来,有转行的想法,首先要确定的,是本职工作做到极致了么?若没做到,则可能不是岗位本身的问题,更可能是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出了问题。因为,即便跳了槽或换了岗,也照旧如常,蜷缩在公司给定的既有工作任务的一亩三分地,不会想着去主动弥补新岗位的工作内容,不会去想着怎么更有效地嵌入整个行业的分工体系中,更不会想着怎样增进行业的效率、思考有没有可执行的新的分工框架......
若认为本职工作做到了极致,就是行业本身出了问题,身处泰坦尼克号的组织里,那么就必将与之同沉么?我认为这是个伪命题:以媒体业为例,媒体的介质日薄西山,而媒体人却永生:自由度与技能得到更广的市场发现(体制内的除外),是活地更滋润与自由了。当然,若自身确实做到极致、行业面临危机,去换一个平台,确实会失去此前的先入者优势,存量是耗尽了的。(比如阿里的18位元老,其实是很容易被替代的。但由于其先入,把自己身家All in。阿里成长了壮大了,但此是生存者偏差。)
因此,关于换岗,最为核心的,是认真评估自己是否做得够好了,是否为该工作添上了附加值,且造就这一份附加值的技能,是通用设备还是专有设备?专有设备,就比较悲剧,少了切换的可能,也少有动力去更新、去完善(因为专有,故而垄断, 进而怠惰)。
进一步,则涉及到无经验却想换岗的负循环,该怎样扭转这一操作层面的问题。大概有如下几点,可供一步步的“无脑”操作。
1. 尽可能想想当前工作与心仪工作之间关联的可能路径,想到越多越好。比如,可以从供应商、客户、同业、外包协作等角度,接触到该行业,认识该行业的人士(用好互联网通讯工具微信、weibo、知乎等)。想象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他们日常所看的哪些文件、所需联系以及要见哪些人,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2. 具体地,以1)所提供的线索,认识到该行业人士与你所在的本职工作,最好能一起做个项目,走一遍流程。退而求其次,自己要对某个项目的成果,写一份你的干货摘要。比如,债券市场的投行业务,工作的核心成果是公司报表、募集说明书、法律意见书、评级报告等。把这些文件读透,并写出你的摘要,一页即可。把各文件的干货提炼出来。实名发在你的网络平台上,一篇、两篇、......积累的力量,将发挥成效。这就是你的名片、你的简历、你的作品(虽然你可能没有实际经历过一次)。
3. 很多社会招聘或换岗,新的雇主,看重你的大概两点1)业务熟悉,专业技能;2)能直接变现的项目资源。个人的业务技能,可以由上述1、2努力达成并展现出来。而项目资源的能力,又可以细分为两点:自己的资源,比如你就是“X二代”;你的组局的能力,作为桥梁的功能,串联起握有资源方的各方,你自己要熟悉他们的各自需求,你去组合、互补、优化这些各异的需求。
做到这些,坚持个半年,就等着猎头Call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