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
每天都是昏天黑地地玩耍,学习倒成了副业,父母也并不太催促,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玩得快乐,学得轻松,是整个童年的真实写照。
转眼之间来到了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这是平生一个新的命题,小小的格子,大大的本子,搁在面前,真是手足无措。眼看大家一个个都交了作业,我的作文还没有着落。清晨上学了,便赖在家中,一个劲儿地抹眼泪,父母问清了原委,怕我急坏了脑子,就让二哥代为写作,然后由我誊写了一遍,才交了作文了事。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开端,直到现在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这使我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就是要努力学习,积极阅读,这样才会厚积薄发,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第二就是不能总去依赖别人,自己的事情必须依靠自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努力学习并养成了积极阅读的良好习惯。
看书
我们70年后的孩子,在小学时候都喜欢看连环画。简洁明快的线条,惟妙惟肖的人物,栩栩如生的神态,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们小孩子所喜闻乐见。
《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红岩》《杨香武大盗九龙杯》等等,脍炙人口的画册读本,从高年级传到低年级,再从低年级传到高年级,手手相传,口口相述,看出了味道,讲出了水平,了解了历史,学到了文化,演绎着少年多彩的人生。
一本画册在手,读得如痴如醉。袅袅饭香里,昏黄油灯下,一页一页,细细观瞧,悉心领会。黑白线条勾勒,立体人物影射,绘声绘色描绘,涌入心怀的是温馨与浪漫。有时候就在想,如果能有这样一本小人书,能有这样一盏油灯,我愿意这样一直读下去。
有小人书者是资源的拥有者,以小人书为媒介,可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起到集聚人心的作用。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拿着小人书,后面跟着三四个,随时等待着传到自己手中。
在村上的父亲,订阅着《山西民间文学》,每当新书来临,我都能先睹为快,一个个印刷体字像溪流一样流进了我的心海,转化成了衣袂飘飘的仙女,成了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成了无所不能的能工巧匠,成就了心中的真善美。
天空格外蔚蓝,阳光格外明媚,水格外清冽,少年格外爽朗。
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打乒乓球,我们还可以掏耳朵,顶拐等等。
校园下院的北面,无遮无挡,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去处。沐浴着冬日暖暖的阳光,让它们一寸一寸地钻进你的衣服,慰贴着你的肉体,身心俱醉。这时候,和我关系不错的付同学往往会拿着耳朵勺给我掏耳朵,他很有耐心,耳朵勺在耳朵内作业的过程,柔柔的,痒痒的,想打瞌睡的那种,以至于想来再没有受到如此的待遇。
另一个比较激烈的活动就是“顶拐”,一般是左腿着地,左手扳着右腿,两个人对垒,以腿相撞,倒下者、逃跑者以失败定论。往往是分作两派,以最后胜利人多者居胜。同学们“金鸡独立”之下,呐喊助阵,人声鼎沸,不亦乐乎。
丢手绢儿是女生们钟爱的游戏。围一个圆圈儿,拿手绢的女孩儿顺着圈子跑来跑去,趁一个女孩儿不注意,然后把手绢儿房女孩儿屁股后面一扔,然后快速跑开,屁股后面有手绢儿的女孩儿马上站起来,拿起手绢儿就去追,谁料想,丢手绢儿的女孩儿早已选中了位置,插空儿一屁股坐了下来,其他女孩不由得哈哈大笑。女孩儿们个个明眸善睐,那转动的脸盘儿像一颗颗金黄色的向日葵,芬芳无限,芳香四溢。
有的男孩儿在打溜溜球,他们聚精会神地瞄准,手搁在地上,溜溜球卡在二拇指中间,大拇指放在溜溜球的后面,脑子在精确地计算着对方溜溜球和自己溜溜球的距离,感知着应该用多大力度,不偏不倚正好打中,以谋得胜利。
前几天刚刚下过雨,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湿润的迹象,两个小男孩儿手拿铁锥,在泥地上画出自己四四方方的“城堡”,采用“金刚宝”的方式决定出场次序。由自己的城堡出发,先扎上第一椎,扎出第二椎连成线,一追一追的扎下去,一段一段的连成线,如果锥子倒了,就由对方来扎,以最后先返回城堡者为胜。此种玩耍方式上接理想,下接地气,充满智慧,充满挑战,为小伙伴儿喜爱。
女同学还喜欢跳绳踢毽儿。有单打独斗的个体跳绳,几个女孩儿择一清静之地,抡起跳绳,上下翻飞,随着“啪“”啪”的响声,便把自己笼罩在绳影之中。速度快的,密不透风,速度慢的,有说有笑。还有的女孩儿技高一筹,由前向后倒着跳,逆向而行,呼呼生风。更有甚者,两手左右甩动,一收一放之间,跳出了“花绳儿”,待到脸红心跳时,她在绳中笑。扯出长绳的女孩儿们,是大队伍大动作,绳子中间在地面上“啪“啪”地摔动着,女孩子们或次第而上,互相追逐,或两个几个一起上,对着脸跳,背着屁股跳,数着数儿,鼓着掌,喝着彩,头上的花蝴蝶、彩色头绳跟着一起跳动,一起飘舞。
喝水
夏天来临的时候,天气炎热身体缺水,是补充水分的高峰期。
把葡萄糖瓶子冲洗干净,在塑料瓶盖儿上扎一个口,从商店割两尺长的塑料管儿,就是整个夏日喝水的器具。
午后的阳光毒而辣,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睁开惺忪朦胧的睡眼,磨登着下了炕,然后灌上一瓶子早已准备好的凉开水。如果有糖的话,要加上一点糖,当然了,加一点蜜更好,这样在喝水的时候,就有了期待。
非常羡慕那些有糖精的同学,一块儿两块儿糖精放进瓶子之内,仿佛施了魔法一般,整瓶水便疯狂地甜了起来,比加了糖的水还要甜上几分。也不知道那个同学有什么门道,他总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糖精,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于是,总期待着在去学校的路上,能够和他相遇,能够得到他的青睐,整个下午肠胃就处在糖水的浸润之中了。
学校往北一百米路东的窑洞下,有一家小商店,专门卖学习用品,在夏天来临的时候,店主也会采购一些神奇的“水”和苏打粉。打开“水”的瓶盖儿,水便会蜂拥而出,天越热往外跑得越厉害,店主介绍这叫汽水。汽水并不经常喝,那是家庭宽裕者的豪饮,对于一般家庭的我们,一个夏天下来,父亲也会格外开恩几次,那绝对不啻于天大的享受了。苏打粉是同样的道理,价格相对便宜一点,但味道和汽水相比要差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