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3-1《仰望天空》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了解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一个问题。

3.能利用韦恩图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3.能利用模拟实验收集的证据论述自己对探究问题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技术探索宇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太阳和月球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学生能利用韦恩图、图片比较、模拟实验等方式通过分享、交流、完善来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反思:

情境1:

韦恩图贯穿本课学习过程,一开始我是课件直接呈现韦恩图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说出这是韦恩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仅仅是回忆。

改进:最初引入韦恩图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着学以致用“谁能说一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点吗?”大部分同学都有印象,能准确说出韦恩图,然后老师课件再出示韦恩图,引导学生表述:中间重叠部分填写相同点,两边填写不同点。改进后发现学生也会很高兴自己能够学以致用,用之前学习的韦恩图来进行新的学习。

情境2:

模拟实验环节,实验猜想:太阳和月球看起来一样大,可能和……有关。每个班几乎都会有学生从美术空间关系说出“近大远小”。学生齐读实验步骤,明确操作要求后就开始小组实验。由于具体如何站位观察,在观察直筒前弯腰观察的学生的具体站位没有提前规划明确,导致现场“混乱”,出现了小组观察成员拥挤、碰撞到一起的情况。

改进:在学生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后,提醒每个小组的观察员都在过道右侧,小组成员轮换在直筒前观察,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看到“随着移动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直筒较远,看上去和小圆纸片重叠、大小差不多”的实验现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